王卫林:量化是术、是系统、是细节
曲艳丽 | 文
在主动量化和量化指增领域深耕多年的王卫林,加入光大保德信基金之后,业绩依然表现优秀。
王卫林是最近两三年光大保德信基金量化团队引入的新鲜血液之一。这是一只拥有逾20年历史的老牌量化团队。王卫林加入之后,还接手了光大保德信在2004年成立的行业最早的一只量化特征鲜明的基金,光大保德信量化股票,可见很受重视。
王卫林加入光大保德信基金之后管理的光大中证500指数增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基金定期报告数据显示,近一年录得收益率18.84%,相对同期10.43%的业绩比较基准,超额收益逾10%。
他管理的另外一只偏债混产品——光大保德信锦弘混合A,自2023年8月至今,任职回报15.63%,今年上半年录得收益率6.71%,亦表现优异⑴。
不仅如此,王卫林正在发行的光大保德信中证A500指数是光大保德信基金第一只完全跟踪指数的权益类产品。
1.
王卫林是2023年2月加入光大保德信基金的。2016年北京大学软件工程硕士毕业之后,他就职于南方基金量化投资部担任量化研究员,涉及ETF、指数基金等被动基金管理业务,2018年到了长城基金,逐渐成长为基金经理。
他在上一家公司的代表作是创业板指增,业绩颇为优秀。
传统的公募量化分为两条产品线:主动量化、量化指增。被动指数的管理与之相通,甚至更为简单。因此虽然光大保德信中证A500指数是公司第一只完全跟踪指数的权益类产品,但原有的指数系统、合规风控体系足以支撑,不需要太多新的模块。
笔者认为,对量化选手而言,被动指数算是规定动作,主动量化和量化指增算是难度动作的技巧发挥。王卫林加入光大保德信基金之后管理光大中证500指数增强,相对业绩基准有着较好的超额收益,这就是量化选手的看家本领。超额收益是重要考核指标之一。
指增虽然小众但渐有流行之势。近两年的量化指数投资,已经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2.
主动量化发展至今,大致分为三个流派:
第一种,传统量化多因子流派,代表者是巴克莱BGI(量化投资圣地)、AQR(价值因子坚守者)。第二种,完全的机器学习流派,以高频量价为主,很多量化私募就是此类,比如Renaissance(统计套利)。第三种,多策略、多方法、多体系的混合,以传统多因子为主,辅以机器学习,典型代表如BlackRock(系统化主动投资)、D.E.Shaw(混合策略)。
王卫林属于第三种。
不仅如此,王卫林还加入了一些主动管理。
量化最有效的因子,是小市值、低波、低beta,这些因子往往在震荡行情中发生共振。
其实道理很简单,无人问津之处才是错误定价的土壤。王卫林相对偏好的因子也就是这些:「小市值,偏量价的低波、低beta」等等。
量化是有效的,但并不是每时每刻都有效。比如2024年初的「量化危机」,对量化投资而言是系统性风险。924是相反的情境,高beta,量化也赚钱,但较难跑赢指数。
这些时刻,你需要跳出来,以主动管理手段去平衡策略的不足之处。
2024年初,王卫林加了一些和量化策略负相关的标的。在924之后,他加了一些高beta标的,第一反应是券商股,这些标的量化模型很难选到。
「跳出量化模型,度过困难时间。」王卫林总结道,当市场又走到了他的方向,主动管理这部分就可以弱化了。
王卫林的出发点是坚持做量化的事情,为了让量化策略更平稳、更有效运作,采用主动管理的方式去平衡它。
这也是他每天都在思考的事情。
王卫林管理的光大保德信量化股票A等产品,也采用这种「主动+量化」的模式管理。其实,王卫林每天都会参加主动权益团队的晨会。
在他的体系中,量化模型是核心基础和「主策略」,力求在常态下提供稳定超额收益。但在市场发生剧烈风格切换或宏观冲击时,他则会发挥主动管理的灵活性,进行动态平衡。
3.
一个量化选手最核心的东西,是「系统」。
这个系统是流程化的,从因子、到策略、到组合管理,其中无数细节,靠基金经理「日供一卒」,一点点积累、一点点搭建,经年累月形成一整套属于自己的量化投资体系。
王卫林的日常工作包括写量化因子代码、底层数据库维护、数据处理等,琐碎而细节。
像一部科幻电影,一个人维护着一台庞大的数据机器。可以理解为,每个量化选手是一条生产流水线的设计者。
应该说,量化基金经理是有自己的生产资料的,这套系统走到哪儿带到哪儿。
甚至可以说,一个量化选手在职业生涯的初期就开始搭建这套系统,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测试。
和通常人们对二级市场的惯常印象不同,主动权益需要调研上市公司、写研究报告、做产业链上下游勾稽,量化更像是搞科研,不断向内自我研究发掘,是一个「内省」的过程。
量化模型的本质是一套选股标准。
量化选手的底层心理逻辑是:「虽然我没有办法预测明天的市场环境,只能把过去建立信心的逻辑和经验推演到未来。」量化是系统性方法,比如通过收益预测模型、风险模型,还可以用历史数据进行回测。回测结果有统计上的显著意义,大概率未来能持续,也是可预期的。
「做量化,抓住概率做文章就好了,有概率优势就有胜率。」王卫林称。
简而言之,股市里有一些常识,用量化的方法可以较为稳定地发现这些统计规律。
量化模型捕捉的,是历史上大概率重复发生的规律。王卫林称,量化投资的底层逻辑更有科学性,建立在大量数理统计基础之上,发掘规律或因子就是挖掘历史数据的过程。
依据模型去跑,很大程度的避免了人性的贪婪与恐惧。
「我们选择的有效因子,都有统计上的显著性支持。」王卫林解释道。
4.
王卫林总结道,主动权益是「道」,量化投资是「术」。
量化投资更多的是细节。
王卫林并不认为,相较同行,自己的系统有何出奇之处。他认为,坚持做大概率正确的事,这已经足够了,没有必要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和别人不一样」上。
人工智能AI大行其道。王卫林对此,也是充满平常心。「都是工具,就像有的人喜欢用剑,有的人喜欢用刀。」他说。
相较因子、公式、定义都清晰可见的传统挖掘方法,王卫林使用机器学习模型的感受就是:「你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但挖掘的因子确实可以很好的拟合历史规律。」他会用一部分,加入组合当中。
从外界来看,量化被视为一套难以描述的、像黑箱一样的系统。
而这套系统最终输出的是一个「结果」。
虽然量化多因子选股的基本逻辑是相通的,甚至于数据来源也大致相似,但是每个量化选手的性格不同,输出的结果就有差别,这很有趣。
王卫林视量化为一种工具、一种投资方法论。
这种工具的特点是:「运用概率优势、分散化布局、捕捉市场上的交易机会。」
中证A500指数被描述为中国版的「标普500指数」,事实也确实如此。王卫林认为,从量化的角度,拉长来看,中证A500指数和沪深300指数都有配置价值,而它们的区别在于,中证A500指数在银行等金融股的配置上相对于沪深300指数更少一点,这部分权重相对更多挪到TMT等科技成长方向。拉长来看,A500指数行业分布更均衡,有助于追求更稳健的收益。
「与年初相较,现在是更好的发行时机。」他说,上证指数冲到3500点,中证A500指数今年还没怎么涨,本身是滞涨的,现在布局或是性价比相对较好的位置。
数据来源:⑴光大锦弘业绩相关情况来自托管行复核,基金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全债指数收益率*80%+沪深300指数收益率*15%+恒生指数收益率*5,王卫林任职以来业绩基准涨幅为12.26%,今年上半年业绩基准涨幅为2.02%。光大证500指增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500指数收益率×95%+活期存款利率(税后)×5%。
王卫林,北京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硕士。2016年7月至2018年1月在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职量化研究员;2018年1月至2023年2月在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职量化与指数投资部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2023年2月加入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权益管理总部量化投资团队基金经理,2023年8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量化核心证券投资基金、光大保德信中证500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光大保德信创业板量化优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光大保德信锦弘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进行投资前敬请投资者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光大锦弘的产品风险等级为R2(中低风险),适合风险评级C2(稳健型)及以上的投资者;光大中证A500、光大中证500指增的产品风险等级为R3(中风险),适合风险评级C3(平衡型)及以上的投资者。光大量化核心的产品风险等级为R4(中高低风险),适合风险评级C4(积极型)及以上的投资者;敬请投资者关注产品的风险等级与自身风险评级进行独立决策。本材料不构成任何法律文件或是投资建议或推荐。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上述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募集规模上限为50亿元人民币(不包括募集期利息)。基金管理人可对募集期的销售规模进行控制,具体规模控制的方案详见届时相关公告(如有)。本基金为指数基金,投资者投资于本基金面临跟踪误差控制未达约定目标、指数编制机构停止服务、成份股停牌等潜在风险。本基金主要投资于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备选成份股,具有与标的指数相似的风险收益特征。本基金采用证券公司交易模式和结算模式,即本基金将通过基金管理人选定的证券经营机构进行场内交易,并由选定的证券经营机构作为结算参与人代理本基金进行结算,该种交易结算模式可能存在信息系统风险、操作风险、效率降低风险、交易结算风险、投资信息安全保密风险。本产品由光大保德信基金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投资、兑付及风险管理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