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点意思,但题材值得鼓励
作者 | 我是影小妹
暑期档向来是荧屏的必争之地,各大平台纷纷推出悬疑力作。
当然也少不了迷雾剧场的参与。
今年夏天,迷雾剧场也紧随着最近普法剧的热度,推出了这部——
《正当防卫》
一登场,便以检察官卷入命案自首的离奇开场抓住了观众眼球。
该剧以三宗跨越十余年、看似独立实则盘根错节的“正当防卫”案件为核心,编织了一张复杂的悬疑之网,直指法律与人性的幽微交界。
故事始于检察官段鸿山(张鲁一 饰)浑身浴血、狼狈不堪地前往派出所自首杀人。
这极具冲击力的画面,瞬间将观众抛入谜团的核心:
一位执法者何以沦为阶下囚?谜底需回溯到他近期办理的一起案件。
段鸿山正负责审查江婷(叶青 饰)杀夫案。
江婷长期遭受丈夫张源(牛子藩 饰)家暴,分居后仍被纠缠。案发当日,张源持刀闯入江婷家中,从生活细节推断其出轨,并持刀威胁。
被逼退至阳台的江婷,在极度慌乱中抓起水果刀连续刺向张源七刀,致其死亡。
段鸿山在提审后初步判断江婷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然而,案件在检察机关内部引发激烈争论:有人认为连刺七刀显属故意杀人,有人则坚持是防卫过当。
争议未平之际,关键证人梅筝(张柏嘉 饰)出现。
她自称住在案发楼对面,目睹了阳台上的冲突过程,并声称在危急关头用潜水手电筒强光干扰了张源,为江婷的反击创造了瞬间机会。
与此同时,检务督察办接到匿名举报,指控段鸿山与梅筝长期保持联系,并意图利用职权使江婷获轻判。
这一指控促使刚调任至该院担任副检察长的方灵渊(高叶 饰)介入。她面临双重任务:
既要对段鸿山涉嫌违规展开调查,亦需重新审视江婷案的定性。
江婷案并非孤立事件。
当方灵渊深入调查段鸿山背景及其自首案件时,一桩尘封十四年的旧案浮出水面——李沐风(白敬亭 饰)校园图书馆杀人案。
当年,高中生李沐风为保护被霸凌的女生梅筝,与施暴者周林(杨昊铭 饰)发生冲突。在周林的殴打中,李沐风反击时错手将其杀死。
该案正是由段鸿山经办,最终李沐风被判防卫过当,入狱四年。如今李沐风早已出狱,却仍与段鸿山保持密切往来,甚至与段鸿山的女儿关系亲近。
诡异的是,梅筝当年是李沐风案的救助对象,而江婷竟是那起旧案的重要证人。
更令人震惊的是,段鸿山自首所涉命案的被害人身份揭晓——他正是当年李沐风案中死者周林的父亲。
三起案件、数位关键人物,被无形之手紧密串联,时间跨度长达十几年,其背后隐藏的真相令人不寒而栗。
段鸿山自首后一度沉默以对。
直至其前妻雷爽(张歆艺 饰)提出以女儿抚养权为条件,愿意为其辩护,他才开口声称自己杀人亦是“正当防卫”。
据其所述,他是在处理江婷案过程中,被一位神秘渔夫绑架至郊区渔场,在生死搏斗间失手杀死对方。
这突如其来的绑架与生死搏斗,与他检察官的身份形成巨大反差,其供词的真实性与背后动机笼罩着重重疑云。
随着方灵渊的抽丝剥茧,人物间隐秘的关联和各自的秘密逐渐显现。
检察官方灵渊为何在初期否认与江婷相熟?
江婷为何坚决否认案发现场存在目击者梅筝?梅筝出面为江婷作证,是出于正义感还是参与谋划?
李沐风与段鸿山之间,究竟是感恩还是怨恨?
段鸿山前妻雷爽以抚养权为筹码介入辩护,背后有何深意?
每一个疑问的解开,似乎都引向更深一层的谜团和更复杂的动机。
剧中不断出现的意外线索和角色间真真假假的陈述,使得三起正当防卫案件的真相愈发扑朔迷离,犹如行走于浓雾弥漫的迷宫。
《正当防卫》的核心张力,不仅在于解开三案交织的谜团,更在于它对“正当防卫”这一法律概念所进行的深刻叩问与具象呈现。
剧集以江婷案、段鸿山案、李沐风旧案三宗案件为棱镜,折射出法律条文在极端复杂情境下遭遇的适用困境:
当长期遭受家暴的妻子面对持刀逼近的丈夫,惊恐下的连续捅刺是过当还是求生本能?
检察官在遭遇致命袭击时的反击,其界限如何判定?
少年为阻止校园霸凌而失手致死,围观者的沉默是否影响了对其防卫性质的公正裁决?
法律规定的“防卫适时性”(如剧中提及的7-12秒理论)如何在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被理性衡量?
这些问题在剧中并非抽象讨论,而是通过角色的命运被血肉丰满地呈现出来。
剧中人物,尤其是检察官们,在天理、国法与人情的夹缝中艰难求索。
段鸿山十四年前处理李沐风案时,虽严格依法,却被认为缺乏“人情味”,侧重规则而忽视少年见义勇为的初衷及长期遭受霸凌的处境。
十四年后,方灵渊接手江婷案则展现出不同的视角。
作为女性检察官,她对家暴受害者的处境有更深切的理解。
她敏锐地追问江婷案发前购买新刀并要求磨得锋利、以及为从不下厨的芦笋削皮等反常细节,试图拼凑出江婷长期遭受威胁的心理状态。
即使江婷连刺七刀的表象对定性极为不利,方灵渊依然秉持“检察工作不能只见法律不见人”的理念,竭力为她寻求最公正的裁决,体现了司法实践中“如我在诉”的同理心转向。
段鸿山在剧中的沉痛诘问——
“如果我们这些执法者都裹足不前,无视人们在危机关头自卫的权利,那我们的法律究竟保护的是什么?”更是振聋发聩,直指法律的核心价值:
守护良善,不能使正义者在绝境中付出过当的代价。
《正当防卫》通过三宗案件的互文与检察官立场的变迁,微妙地映照出社会认知与司法实践的演进轨迹。
它不再将正当防卫视为沉睡的冰冷法条,而是将其置于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个体的生存困境中,审视其温度与力量。
当段鸿山的女儿因父亲涉案而遭遇校园霸凌,重蹈李沐风当年的覆辙时,这宿命般的回旋镖深刻揭示了冷漠与教条主义曾带来的创伤,以及建立更完善机制以保护正当防卫者、弘扬社会正气的迫切性。
剧中检察官们努力在法律框架内寻求情、理、法的平衡点,正是现实中司法不断自我完善、追求实质正义的镜像。
法律的生命力,终究在于它能否回应人心最朴素的公平期待——不让挺身而出者蒙冤,不让孤立无援者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