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口碑两极化,追光偏要做拼盘《聊斋》电影

500

题图 / 聊斋:兰若寺


“新文化”系列的新尝试


追光动画新作《聊斋:兰若寺》,豆瓣开分6.7。

500

这个成绩,在追光的10部动画电影中排名倒数第二,仅高于2018年的《猫与桃花源》。票房也表现平平,自7月12日上映以来,累计票房达6600万元,猫眼专业版预测内地总票房为2.18亿元。它还是《白蛇:缘起》之后,唯一没在全国范围开启超前点映的追光新作。

到底是是观众对追光的期待过高?还是这类拼盘电影无法满足市场需求?ACGx看完影片之后,得到的答案是:《聊斋:兰若寺》评价注定两极分化,但它于追光而言不可或缺。

追光的拼盘新作


《聊斋:兰若寺》的主线《井下故事》,用“讲故事比赛,正式开赛”就可以概括。书生蒲松龄夜宿兰若寺,被蛤蟆和乌龟两只精怪抓到井底,逼迫他当裁判,评价各自故事的好坏,两轮pk后未能决出胜负,最终蒲松龄讲述了自己的故事,以两位十分感动、将他送出古井作为结尾。

500

因此,蛤蟆、乌龟以及蒲松龄的故事,一同构成了这部152分钟的电影。

《崂山道士》是一则浅显易懂的寓言,男主王承前往崂山学习仙法却投机取巧,回家后试图炫耀所学而丑态百出。故事很短,与其说追光想要该片“成为儿童教学课件”,不如说是想“炫技”,都知道3D动画的毛发难做,追光直接呈现了羊毛毡那细腻且毛绒绒的独特质感。

500

第二段《莲花公主》窦旭梦中闯进蜜蜂的世界,与“莲花公主”相识并展开了奇幻冒险,最终帮助蜜蜂成功击退入侵的黑蛇,是完整、可爱又充满想象力的儿童向故事。

500

前两则属于“开胃前菜”,后三则风格一转,开始讲述以“情”为核心的命题故事,成年观众们熟悉的“追光味儿”又回来了。

《聂小倩》将著名的人鬼情搬到了民国乱世,想要学医救国的宁采臣、旗袍版聂小倩、用手枪的燕赤霞,初看觉得新鲜,但或许因为篇幅有限,该背景设定没有充分展开,大家期待的内核升华只有少数台词隐喻,以至于许多观众都在惋惜故事停在纯爱层面,吐槽“为何宁采臣最终没去北平”。

500

ACGx个人评价“看完后劲最足”的当属《画皮》,一方面是因为明明是3D技术制作,呈现效果却如同清新淡雅的工笔画,还不乏志怪故事的诡异感;另一方面,动画将更多的视角放到原配妻子陈氏身上,来探讨家庭、婚姻这类现实议题。

500

《鲁公女》仿佛浓缩的追光版《白蛇》,剧情十分还原原作的一波三折,女主的两世恋情情绪饱满、轰轰烈烈,另外黄泉场景也设计得庄严肃穆,别有一番新意。不过,飒爽的女主嘱托“来世就算逼婚也要在一起”,还有她第二世“未能认出重返青春的男主、以为他无法赴约而悲痛自杀”等桥段,逃不开如今部分网友的恋爱脑审判。

500

整体来说,拼盘组成的《聊斋:兰若寺》可以一看,但不算惊艳。

电影既想吸引儿童,又想抓住成人,最终难以兼得。ACGx观影时,明显感觉到《聂小倩》是一道分界线,在它之前,有成年观众中途离场,它之后,坐在我前排的小女孩则明显坐不住了。

每则故事与原作框架一致,受限于拼盘电影形式,呈现时长比较有限。加上蒲松龄的原作已经有了不同年代、各种形式的改编,再想出新不易。整场看下来,最出人意料的大概要数片尾曲,二手玫瑰的“哎呀我说命运呐”,展现出别样的精神状态。以上种种要素聚集到一起,新瓶装旧酒的《聊斋:兰若寺》评价两极化,也就不奇怪了。

这盘,非拼不可吗?


拼盘电影,不同角色、不同剧情,由一个主题串连。网友戏称《聊斋:兰若寺》的电影名应该改为《追光之我和我的聊斋》,可见前几年的“国庆三部曲”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众人对拼盘这种电影形式也并不陌生。

《聊斋:兰若寺》的影评里,仍有众多观众在探讨拼盘的意义何在,不乏观众直言:“为什么不直接选一个故事做长片?”

答案就藏在5个改编故事背后的6个导演之中——其中4位是因《聊斋:兰若寺》第一次做动画导演。

500

我们不妨看看几位的履历。

若按照资历划分,崔月梅、刘源、谢军伟是追光动画的元老,参与过追光首部动画电影《小门神》的制作,在晋升导演之前,他们分别担任的是角色设计、故事版组长、动画组长。邹靖、黄鹤宇、刘一林则在《白蛇》《新神榜》系列中,担任过分镜师、动画师。动画从业者都是在积累大量经验之后,才开始尝试担起导演的重任。

500

不同于真人电影的“拍摄+演员表演”,动画导演需要凭空创造整个世界,于是既要精通制作全部流程,统筹视听设计、叙事节奏、镜头调度,还要懂得市场需求,这离不开大量作品进行沉淀和实践。

在日本这样成熟的市场,虽有作画、演出等不同的晋升导演路径,各位动画电影导演的工作也要从最基础的环节开始,再到负责执导单集/一季的电视动画,就连宫崎骏这样的动画大师都不例外。日本每年数百部电视动画,为从业者提供了充足的实践机会。

500

500

然而在中国,影院动画长片的创作思路与制作体系,和TV/网络动画是两个专业领域,并不完全相通。符合这一晋升路径的公司寥寥,《熊出没》的华强方特动漫算其中一个,系列动画一直主攻儿童向,如今负责系列大电影的导演林汇达、林永长等,都是TV动画时期留下来的主创。

500

导演林汇达部分作品

其余被大众知晓名字的中国动画电影导演,也无一没有经历长时间的默默耕耘:田晓鹏《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上映之前,已经积累了近20年的动画制作经验;饺子从学习动画创作,到开始打造《哪吒之魔童降世》,中间也间隔了十几年。成熟动画导演的培养,注定是漫长的过程。

500

追光作为纯粹的动画电影制作公司,培养导演的路径无非两种,内部选拔层层晋升,或者是外部聘请成熟导演,而追光选择了前者。

实际上,追光对动画导演的培养向来重视,自追光老板王微从导演位置隐退,就开始发掘新导演的可能性。令追光一鸣惊人的《白蛇:缘起》,两位导演都是公司元老,黄家康在加入公司之前已有十几年制作经验,参与过《阿童木》《忍者神龟》《绿灯侠》等好莱坞电影,在追光的首部电影中便任动画总监。赵霁则是从剪辑晋升而来,后续还执导了追光《新神榜》系列的两部作品。不过如今,两位导演都已从追光离职,追求各自的事业发展。

500

2023年,谢君伟、邹靖执导的《长安三万里》拿下了极好的口碑,但站在公司发展角度,培养能够独当一面的新兴动画导演仍然迫在眉睫,毕竟追光接下来的目标是“2026年起每年两部新片”,推出《三国》《水浒》两大新系列电影。

人才培养无法速成,追光需要为新人导演提供更多试错的机会,但若每人一部长篇电影,成本还是过于庞大了。因此对于当下的追光而言,直接打造拼盘电影《聊斋:兰若寺》,不失为一种必要且稳妥的导演培养解法。从短期来看《聊斋:兰若寺》的票房不济,但是对追光这样一家动画电影公司来说,着眼长线发展才是重中之重。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