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萌芽支教行:水火箭腾跃童心间,明德小学播撒科学梦

青青萌芽支教行:水火箭腾跃童心间,明德小学播撒科学梦

七月十六日骄阳似火,蝉鸣声声如沸,却丝毫未能阻挡明德小学校园里蓬勃涌动的热情。湖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青青萌芽”实践队的师生们,今日将一隅操场化为趣味盎然的科学实践场——一场承载着惊奇与欢笑的“水火箭”发射活动,正蓄势待发,要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一同推上湛蓝苍穹。

活动伊始,实践队的队员们便化身为耐心细致的科学引路人。他们搬来一件件简单的材料——废弃的塑料瓶、彩色卡纸、橡胶软塞、简易气泵……这些寻常物件在队员手中,却成了点燃科学火花的魔法道具。在队员们的引导下,孩子们小手忙碌而专注地裁剪、粘贴、组装,给光秃秃的塑料瓶“穿上”卡纸外衣,绘上斑斓的图案,一个个独一无二的“小火箭”雏形便骄傲地立在了孩子们掌心。实践队员躬身指导的身影,与孩子们因兴奋而微微泛红的脸庞相互映衬,科学探索的种子正悄然落入沃土。

“三,二,一——发射!”当老师或实践队员按下气泵阀门,操场瞬间成了欢乐与惊叹交织的海洋。只听得“嘭”的一声闷响,积蓄的水压如挣脱束缚的奔流,推动着形态各异的“火箭”腾空而起,在阳光下拉出一道道短暂却耀眼的银白水线。有的火箭如离弦之箭,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呼啸着直冲云霄,划出近乎完美的弧线,最终在远处操场边界轻盈着陆,激起一片由衷的赞叹;有的则略显羞怯,只低低掠过前方草坪便优雅“着陆”,引发现场善意的笑声与鼓励的掌声;更有顽皮者,在半空中调皮地旋转打转,仿佛跳着独特的空中芭蕾,引得孩子们纷纷雀跃追逐,笑声如风铃般清脆洒满整个空间。

500

每一次升空,无论远近高低,都牵引着无数小脑袋热切地仰望追逐,每一次“着陆”都伴随着孩子们发自内心的欢呼或善意的嬉笑。发射区旁,实践队员们始终陪伴,他们或是俯身帮孩子们仔细调整火箭尾翼的角度以求更佳姿态,或是在火箭成功远航时与孩子们击掌相庆。当有孩子因火箭未达预期而略显失落,队员一句“没关系,咱们再试试!想想刚才哪里可以做得更好?”便如春风化雨,瞬间驱散阴霾,点亮了再试一次的勇气。老师与学生共同俯仰于天地之间,每一次火箭的轨迹都成为无言的课堂,无声地传递着“实践出真知”的朴素道理——科学探索的魅力,不仅在于成功一刻的璀璨,更蕴藏于这不断尝试、调整、再出发的执着过程里。

活动落幕时分,夕阳为明德小学的操场镀上温柔的金边。孩子们仍意犹未尽,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兴奋地回味着方才的每一次发射,比较着谁的火箭“征服”了最远的距离,讨论着如何改进才能让下一次飞得更高更稳。那些沾着汗水的笑脸,那些仰望苍穹时亮晶晶的眼眸,生动诠释了“寓教于乐”最本真的模样。小小的水火箭,载着对空气动力学最直观的触碰(伯努利原理的朴素感知)、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亲身体验,在孩子们纯净的心湖中激荡起层层向往科学的涟漪。

这不仅仅是一次妙趣横生的游戏,更是一次精准锚定童心的科学启蒙。在“双减”政策为教育注入新活力的背景下,湖北师范大学“青青萌芽”实践队以专业为犁,以热忱为种,深耕于乡村基础教育园地。他们以水火箭为生动载体,巧妙地将“力”的抽象概念化为可触可感的实践体验,在孩子们心中悄然埋下理性探索的种子。今日火箭腾跃的轨迹,正是明日乡村少年科学梦想起飞的雏形——当无数微小星辰被唤醒,浩瀚的科学银河便拥有了最蓬勃的未来。(通讯员:田鹏)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