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曹磊:阿里 美团 京东千亿鏖战即时零售 注定是巨头间的“游戏”
2025年夏天,以阿里、美团、京东为核心的即时零售竞争如火如荼,一场"史诗级补贴大战"正在激烈上演,预计未来一年内向市场投放超过1000亿元的补贴。最新数据显示,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量达1.5亿,淘宝闪购达8000万。

对此,网经社发起“阿里猛攻、美团坚守、京东拓疆,2025电商‘三巨头’干亿补贴押宝即时零售”大型主题策划,发布《2025年电商“三巨头”押宝即时零售全景分析报告》,组织了18业内专家、投资人、律师、高校教授、分析师,全方位解读此次电商“世纪大战”!

中国广告协会学术与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接受数字经济新媒体&智库——网经社独家专访。
阿里愿意砸下500亿元真金白银,补贴到“淘宝闪购”用户端和商家端这个“孙子辈”的新项目身上,这相当于整个阿里集团一整财年的净利润(1259.79亿元)的近40%,这还不算其他人工、研发、市场、客服等巨大投入。此外,京东累计实际花销已超出百亿元,加上美团宣布未来三年投入1000亿元,三家平台今年以来累计将会投入近千亿元,这几乎接近2024年8月上线至今消耗的国补。电商,注定是巨头们之间的“游戏”!

两大电商巨头单日订单量累计破2亿单,这还只是本地即时零售部分的销量。若客单价保守估计为20元(一杯奶茶咖啡的钱),那么20元*2亿单*365天=14600亿元。还没算上京东(京东秒送+京东外卖+京东到家)和其他中小平台,以及整个盘子还在高速增长的态势。
全行业整体市场规模将接近20000亿元,是继零售电商、跨境电商、大宗品电商、生活服务电商、机酒旅游、私域电商之外,电商的最后一个“万亿级”存量市场。
这场补贴大战也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是补贴的可持续性问题,持续的高额补贴对平台的盈利能力提出了严峻考验;其次是用户体验的平衡问题,低价刺激消费的同时,也加剧了用户对超低价的依赖;最后是商业生态的问题,平台补贴短期激活消费欲望,但长期可能形成"马太效应",加剧行业集中度,挤压中小商家的生存空间。
从行业趋势来看,这场补贴大战将推动即时零售市场向三个方向发展:一是技术驱动替代资本消耗,平台将加大AI算法、智能调度等技术投入,提升履约效率;二是供应链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平台将通过数据共享、资源协同等方式,优化供应链管理;三是监管框架下的行业进化,平台将在保障消费者权益、提升商家利润、完善骑手福利等方面寻求平衡。

专家介绍:曹磊,网经社总编辑,国家发改委认定“一带一路”TOP10影响力社会智库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商业联合会直播电商委副会长,中国广告协会学术与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杭州市电子商务协会新零售专委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