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世运会,潮流与休闲“巴适得板”

500

传统与潮流包容于一体,折射成都休闲之都新魅力。 

《共同体》是中国之声决胜时刻联合体育大生意推出的体育商业主题对话节目,以“求同存异,聊聊大家共同关心的体育热点话题”为口号,每周一期,逢周五晚上10:00于中国之声《决胜时刻》栏目期间播出。

2025年成都世界运动会剩下不到一个月就会揭幕。时隔两年,继大学生运动会之后,“天府之国”再迎大型国际性综合运动会,成都及西南川渝地区体育发展将受到什么新刺激?被标签为“非奥项目运动会”的世运会的不少项目可能令大众感到陌生,我们又应该如何欣赏世运会的独到精彩?7月15日,具纪念意义的《共同体》第200期节目,重点关注将首次在中国大陆举行的世运会。参与的“闲话者”是中国之声记者张闻,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体育总监薛剑,体育大生意大湾区产业总监谭力文。

500

本文为本期节目精华内容摘录。

500

“非奥运动会”?

张闻:薛老师最近恐怕特别忙吧?再有约一个月的时间,第12届世界运动会就要在成都举行了。这是世运会首次在中国大陆举行,我们今天就来聊聊,应该怎样期待、欣赏、参与世运会。

首先聊聊项目。很多人会比较简练地形容世运会就是“非奥项目的运动会”,但直接这样归纳应该不太准确。有些奥运大项,其实也在世运会之中,是吧,薛老师?

薛剑:对,攀岩已经亮相两届奥运,只是具体小项有区别。腰旗橄榄球也进入到洛杉矶奥运会了。不过整体来说,世运会项目确实在大多数人眼里比较陌生。包括我自己也是大开眼界,世运会的设项堪称“上天、入地、触水”,非常丰富。有的项目看起来风格比较传统,有的则比较刺激。我个人比较关注的项目是定向越野。它是一项很有实用技巧性的运动,例如要运用指南针、判定方向等知识。定向越野脱胎于野外行动,这个项目自然也对我们掌握野外求生技巧很有帮助。

500

在定向越野中与自然对话

张闻:力文感兴趣的项目是什么?

谭力文:第一个关注的是航空运动。这是一个大项,小项里面还有无人机竞速。说到无人机大家现在都耳熟能详了。2018年的时候我就在深圳现场看过首届无人机世锦赛,参赛选手戴着VR头罩操作无人机。比赛在晚上进行,无人机、赛道都配了炫目的灯光,看起来很有视觉冲击力。现在是2025年了,中国成为全球无人机产业最发达的国家,所以我对这项运动的发展情况、运动员成长也很感兴趣。特别是吉林体育学院今年还开设了首个航空运动专业,整个大项的未来发展也值得关注。

第二个我关注的项目是飞盘。前几年飞盘是火热的“网红运动”,现在有机会看最高水平的飞盘对抗,感受民间票友和顶尖运动员的差距,应该还是比较有意思的。另外我们还可以从这次世运会飞盘项目的热度,去感知一下飞盘现在在国内是否还是一项热点运动。

张闻:我个人想看的是霹雳舞。之前巴黎奥运会无论是资格赛还是正赛,我都看了霹雳舞比赛,感觉的确是一项贴合当下年轻人心境的项目,无论是比赛方式还是项目折射出的生活态度主张,都很能展示年轻人的想法。然而霹雳舞大概是巴黎奥运会专供,下一届洛杉矶已经没有了,之后也可能不会回归。我想,既然奥运会没机会再看霹雳舞,那世运会就不容错过了。

500

潮流与传统并重

张闻:刚才大家提到的腰旗橄榄球、飞盘,正如两位所说是前几年的网红运动。世运会还有一些被认为属于极限运动的项目,例如跑酷、轮滑等。之前滑板、冲浪、攀岩等极限运动项目进入奥运会,被视为国际奥委会拥抱年轻一代的举措。两位觉得世运会的这些极限运动项目是否也是拥抱潮流、接近年轻人的体现?

薛剑:不管是奥运会还是世运会,它的项目设定有一个趋势,就是越来越符合大众的健身需求、审美需求。像尾波冲浪是世运会的一个项目,比起经典冲浪增加了速度感的元素,看着非常刺激。它就是一个观赏性非常突出的项目。而纵观各类大型综合运动会,无论奥运会、世运会、大运会,还是亚运会乃至我们国家的全运会,增设年轻人喜欢的项目、增设欣赏性突出的项目,是一个显著的趋势。

张闻:我自己一直有一个观点,运动是我们现在身处的历史的延伸。大型运动会项目发生变化,就是因为新的时代有新的需求。我们现在看奥运会,也和顾拜旦创立的时候项目大有不同了。

谭力文:我反而觉得,单从世运会的想法来说,它可能只是考虑平衡传统运动项目和所谓“潮流运动”项目之间的比例。正如两位所说,时代在发展,那其实有些现在我们觉得是潮流运动的项目,十年、二十年后可能就变成传统项目了。就例如现在我们看到世运会既有轮滑、无人机等大家感觉偏向潮流的运动,也有历史悠久的棒垒球。也许世运会并不像奥运会那样,在项目设置、更新方面专门关注年轻受众的需求。

500

铁人两项相对于铁人三项减少了游泳项目

奥运会和世运会本身的定位就有不同。例如参赛名额方面,奥运会是会通过竞技标准筛选选手,而世运会我查了一下,这个硬性标准没那么明显。这就可以看出奥运会更加重视竞技水平。例如2025年亚洲铁人两项锦标赛的前30名就已经达到世运会最低参赛资格标准。而奥运会的铁人三项项目同时会对运动员成绩提出要求。

张闻:口号也有区别。奥运会经典的“更高、更快、更强”也是竞技指向的,世运会没有专门的口号,但我们会感觉这是一项更注重展示自我、尽情表演的赛事。

500

怎样走进奥运

张闻:世运会本来是因为奥运会比赛项目入选标准严格、未入选项目联合打造自己的大赛舞台而诞生,沙滩排球、女子举重、跆拳道等项目,都是先出现在世运会、再进入到奥运会。攀岩、七人橄榄球、壁球则是近年乃至2028年才走进奥运。薛老师怎样看待这种从世运到奥运的启示?

薛剑:具有大众基础、参赛或观赛体验好的项目进入奥运会,是一种必然。譬如攀岩,它不是到进入东京奥运会后才全面走热的。在成都,青少年攀岩已经火爆了一段时间了,攀岩机构、攀岩墙则踊跃地进入商圈和商场。然后腰旗橄榄球要到2028年才亮相洛杉矶,但是成都这几年已经举办过很多腰旗橄榄球比赛,乃至成都或四川其他城市的中小学也开设了腰旗橄榄球项目,让孩子们参与其中。

至于还没成为奥运会项目的运动,我想专门提一下轮滑。成都有一个地方叫东郊记忆,里面有一个地下停车场,有国内轮滑圣地的美誉,走出过几个世界冠军。杭州亚运会的混合自由式轮滑男女双人花式绕桩冠军,也是在东郊记忆练习成长起来的。我了解到这个信息后很惊讶,小小停车场是众多国内轮滑爱好者的打卡点,还孕育出冠军级人物,真不能小觑这些非奥运项目在大众中的能量。

500

青少年轮滑培训市场甚为活跃

张闻:的确,群众基础是一项运动向前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力文,让您成都世运会比赛项目挑一项入奥,您希望是哪一个?

谭力文:不考虑诸多客观因素,我希望是斯诺克。因为中国现在就是全球最大的台球市场、斯诺克市场,今年赵心童赢得世锦赛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畅想,如果中国球手能在奥运会冲击金牌,大家的热情会有多高涨。当然,这是一个纯粹的想象。斯诺克要实现入奥,规则标准化、比赛长度等等因素都需要关注。

500

当世运遇上大运遗产

张闻:今天请来薛老师作客,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希望通过您的在地视角了解世运会对成都体育发展的意义。我们知道两年前成都成功举办了大运会,现在哪些大运遗产传承到了世运会?

薛剑:十多年前,四川申办2011年第十二届全运会,没能成功。重要原因在于四川、成都的体育场馆大部分需要新建或大规模改建。当时我们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成都体育中心。

而承办大运会推动了成都体育场馆脱胎换骨的发展,如今可以说大步跻身至全国前列。凤凰山体育公园、东安湖体育公园、新建的水上运动中心……全面改变成都的体育场馆配置,也在改变成都的体育运动生态。从2023年起乒乓球混合团体世界杯连续五年落户成都,比赛场馆四川省体育馆就因为大运会而迎来全面的现代化升级;成都100公里环城绿道,现在堪称成都网红景点,也带动到成都骑行文化的发展;怡心湖、锦城湖,各种水体上大量市民玩皮划艇等水上运动。这些其实都是大运会带给四川和成都体育的遗产。世运会自然会利用到这些优质场馆,同时也会将这一波川蜀体育热情继续传承。

500

东安湖体育公园主场馆与大运会火炬塔

图源:PIXABAY

张闻:成都本来就是休闲之都,早就应该创造出这些精彩运动体验了。

薛剑:是的,大家以运动为休闲方式,玩了、出汗了之后又可以去享受成都的美食美景。

张闻:除了场馆遗产,是否也有人才遗产?办过大运会,现在办世运会感到轻车熟路?

薛剑:的确如此。世运会的各个项目分解到成都各区县来负责赛事运营运作。而这些区县经历大运会后肯定积累了一些成熟的人才和团队,他们了解如何运作大型国际体育赛事。成都在大运会后还陆续办了羽毛球的汤尤杯、乒乓球的混团世界杯,2027年要办体操世锦赛,这既是人才的经验得到发挥,也是持续积累更多办赛经验、不断建设成都的体育名片。

500

这些项目期待“新出圈”

张闻:世运会有机会让这些非奥项目的高水平竞技展示在国人眼前,国内相关项目的圈子是否也会对世运会的传播力有一些期待?

谭力文:我与广东省橄榄球协会的朋友简单交流过。他们对腰旗橄榄球的女子项目就十分关注。这位朋友介绍,广州会固定在一些场地办腰旗橄榄球活动,每次都有比较可观数量的女士报名。所以这位朋友会关注能不能利用世运会的流量或传播,去推进橄榄球的进一步发展。另外他也提到,随着腰旗橄榄球2028年亮相奥运,借世运会机会与国外高水平球队交流也十分重要。这对为洛杉矶练兵、争取参赛资格而言意义重大。

薛剑:我个人感受到的是飞盘圈子的热情。成都本来就可以说是“飞盘之都”,大量大小赛事、包括全国性赛事都会在成都举行。四川省飞盘联赛的场次也非常丰富,堪称贯穿一年四季。我与成都飞盘协会的负责人交流时了解到,现在国家队的不少选手都来自四川,世运会对飞盘在四川、成都的发展肯定会带来新的推进作用。

500

飞盘会在世运会后二次爆发吗?

另一个我再次聊聊定向越野。四川有丰富的山地资源,非常适合开展定向越野赛事。现在四川每年都搞古蜀驿道等定向越野赛事,包括加入一些冬季项目。那么世运会的到来,也许能吸引更多的人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参与定向越野,接近大自然、拥抱大自然,并获得适当的野外能力锻炼。我期待看到定向越野在世运会后在成都、四川乃至全国的新发展。

张闻:我自己感觉武术圈子也比较重视本届世运会,因为这是武术首次作为完整的大项亮相,当中既有套路表演,也有以格斗分胜负的散打。武术向来是中国文化输出的一部分,而武术界一直积极探索武术入奥,入奥需要国际标准、国际规则。这次世运会就是展示这些标准化的机会。

正如成都世运会的口号所言,“运动无限,气象万千”,世运会其实是一个既可以容纳霹雳舞的先锋舞步、也可以托举起龙舟的千年桨声的多元化舞台。在变与不变之中探索全球体育生态的新边界,是世界运动会最令人心折的魅力之一。感谢两位参与本期节目,我们下期节目再会,我们相约成都世运。

注:如无注明,本文所用图片来自Osports全体育,封面号来自“运动成都”公众号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