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亿存款失踪案”开庭,储户指控工行严重内控失效
备受关注的“2.5亿元存款不翼而飞”案7月15日上午在南宁市青秀区人民法院开庭,今天上午的庭审主要是进行证据交换。2024年7月,涉事储户蔚某起诉工行南宁分行、工行南宁分行民族支行、工行南宁分行枫林路支行,请求法院判令三被告支付存款本金54万元及利息。
储方代理律师周兆成介绍,因案件涉及储户众多,经法庭与原告方沟通,决定选取其中一个储户的情况作为典型案例先行审理。本次原告方向法庭提供36组证据,主要证明银行存在重大过错。因案件重大,后续开庭时间将另行通知。
工行:操作流程符合规定
据此前媒体公开报道,2018年至2019年,多位储户因轻信工行南宁分行工作人员梁某红的高息许诺,在其工作的银行存入大笔资金。后梁某红事发被查,储户才知道此前存款账单为假账单。据悉,梁某红伪造大额存单,替换银行客户的真实存单,并窃取了多笔大额存款。涉案资金为2.53亿元(人民币,下同),截至案发时已返还1.3亿元。目前,梁某红已被判处无期徒刑,罪名是盗窃罪、诈骗罪、伪造金融票证罪等。
▲“2.5亿存款不翼而飞”案今日开庭,图为律师和储户代表。
据正在新闻,储户代表段女士认为工商银行存在系统性管理失职,是导致巨额存款被盗的根本原因。她透露储户委托律师向法庭提交约36组证据,指控工行南宁分行存在严重内控失效:员工行为排查形同虚设、对异常大额支付核查缺位、营业场所管理存在重大疏漏。
存款45分钟即被盗取
段女士认为,部分储户存款在存入银行后仅45分钟,就通过内部人员梁某伪造的流程被迅速盗取,且银行系统此前已发出风险预警却未能有效拦截。
▲“2.5亿存款不翼而飞”案今日开庭。
工商银行方面提交9组证据进行抗辩,强调银行操作流程符合规定,存单背面已进行风险提示,认为损失根源在于梁某的个人犯罪行为,银行并无责任。
此外,储户是被高息揽储吸引 ,将银行密码和身份证交给梁某,是储户过错。
▲2.5亿存款失踪案,涉案为中国工商银行南宁分行。
段女士认为,因为业务是在工行营业场所,办理业务的是行长和员工,“出于对工行的信任才将这些交给他们。”
段女士的代理北京安剑律师事务所律师周兆成表示,从司法实践来看,银行对储户资金安全负有更高层级的安全保障义务。
即使损失由内部犯罪引发,只要银行存在重大管理过错(如本案中的内控全面失效),就应当对储户的本金及利息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来源 | 星岛头条网
编辑 | 胡影雅
终审 | 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