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劳怀孕香港生仔攻略”疯传!入境处严正声明:切勿以身试法

近日网上流传外劳“赴港产子”攻略,声称外劳在港产子可为下一代取得永居身份,引发广泛讨论。此说法是否属实?在港出生的婴儿居留权又取决于什么因素?面对外劳在港怀孕的情况,雇主权益与劳工保障应如何平衡?下文为您精心整理外劳怀孕的各方观点,大律师对外劳相关权利的分析,以及入境处回应!

500

▲小红书一则帖文传授“外劳怀孕香港生孩子100%永居”攻略。小红书截图

小红书疯传“外劳香港生仔”攻略

内地社交平台“小红书”近日流传一则帖文,传授“外劳怀孕香港生孩子100%永居”攻略,声称内地女性可经香港各类输入劳工计划赴港工作,为下一代觅得香港永久居民身份;帖文强调只要是逗留期间“意外怀孕”,孩子必可获得永居身份。

500

▲外劳来港产子,下代获香港永居身份,近日成为网络热话。

但有大律师向《星岛》指出,按照终审法院在2013年裁决案例,在港出生的“双非儿童”已不再确保享有永居权,故即使内地外劳在港产子,儿女亦未必能获得香港身份。入境处亦言,十分关注“非本地孕妇”试图以非法手段入境香港分娩情况,强调旅客入境目的必须与宣称相符,否则可被拒入境。

500

▲撰文者指,内地外劳与菲佣及印佣不同,声称只要是中国居民,且在港有“合法逗留”身份,所生子女亦是“100%永居”。

该则小红书帖文亦被转贴至Threads等平台。撰文者绘形绘声指,内地外劳与菲佣及印佣不同,声称只要是中国居民,且在港有“合法逗留”身份,所生子女亦是“100%永居”,且正规雇佣合约也不能解雇怀孕员工,更表示“唯一拿不到永居的情况便是入境目的不纯”,包括在获聘前已怀孕等,故提醒效仿者要“讲职业道德”,只要“正常赴港工作、意外怀孕且雇主合规”便能成功。

500

▲有网民直言帖文发布者肯定是中介,想骗钱。小红书截图

帖文随即引起内地网民哗然,有人称要“记住这个bug(漏洞)”;有人指即使母亲有刑责,亦“罪不及小孩”,深信孩子可获永居。但亦有网民质疑是中介说词,意图误导民众。 

在港出生不等于自动获永居权

翻查资料,《基本法》第24条将“香港永久性居民”定义为“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以前或以后在香港出生的中国公民”,故曾引发“庄丰源案”而衍生“双非婴”(即父母均是内地人)问题;但特区政府早于2013年已执行“零双非”政策,以行政手段阻截内地孕妇来港产子的合法途径,包括规定公院及私院不接受“双非”孕妇预约分娩,持双程证来港的非本地孕妇或被拒入境等。

500

▲庄丰源案令当时双非婴儿可获永久居民身份。

外劳可以在香港公立医院分娩

截至今年5月底,各项输入劳工计划累计已有超过5万人抵港。对上述规定是否同样适用于外劳,大律师陆伟雄向《星岛》分析,透过“补充劳工优化计划”等输入劳工计划来港者,因持有效工签,故不会被拒入境或递解回原居地,且工作合约也不会列明“禁止怀孕”以免构成歧视,加上怀孕非合理解雇理由,故与菲佣、印佣一样,内地外劳亦可在香港公院分娩,但要支付原价。

父母身份决定子女居留权

至于孩子是否自动获永居身份,陆伟雄指在港出生孩子确保享有的合法居留权,是依附于父母或受养人,即须他们合法在港逗留满7年才可申请“永久居留权”;换言之,当外劳合约期满,孩子亦需跟父母返回内地生活。他指,过去曾有“双非妈”持双程证来港后,逾期逗留生子,但其婴儿在港停留时间不获计算为“留港7年”范围,故若外劳产子后逾期居留,“最终只会得不偿失”。

500

▲大律师陆伟雄。

入境处严正声明:切勿以身试法

入境处回复指,一直有严格审批每宗签证或进入许可申请,若发现有“弄虚作假”,会立即跟进调查及采取执法行动。处方亦一直有仔细分析内地孕妇来港产子的手法及趋势,根据现行规定,若申请人、聘用公司在提交签证或进入许可申请时,提供虚假资料,或向入境处人员作出虚假陈述或申述,即属违法。违例者一经定罪,最高刑罚为罚款15万元及入狱14年;协助及教唆者同罪。

安老业界回应:外劳怀孕属零星个案

对有无“宝妈”已跟随攻略,实践赴港产子大计,《星岛》亦向多个有输入外劳的行业查询。当中聘用较多女性外劳的安老服务业反映,确实曾有零星外劳赴港后怀孕,在港安胎期间留宿于员工宿舍,亦依法例享产假、产前检查病假等权利,但雇主仍可从其工资中扣除住宿费用,且涉事外劳最后亦不获续约;按一般2年合约期计,相信产妇及孩子亦难满足“合法居港7年”的申请永居条件。

500

▲安老服务业聘用较多女性外劳。

中小企国际联盟安老及残疾服务联会主席李伯英指,院舍的外劳护理员多数是女性,过往确有较年轻的外劳来港工作后怀孕,但只属零星个案,“有按照法例畀足产假等假期,也有支付八成工资”。他透露,相关个案最终不获续约,但强调与怀孕无直接关联,“毕竟只有工作表现好,雇主又满意的人才获续约。”

李伯英续指,雇主倾向聘用年资深、经验老到的外劳,故外劳怀孕的个案“绝对不多”;亦强调请人时无考虑对方是否正值育龄,而是雇主感到成熟护工技术较纯熟,工作态度亦更稳定。

餐饮业界看法:未见构成“新双非漏洞”

至于聘用大量年轻女性任楼面的饮食业,香港餐饮联业协会会长黄家和指,目前外劳怀孕情况仍属“相当罕见”,加上目前经济前景未明,不少酒楼食肆实际放慢申请外劳步伐,不担心小红书“攻略”会掀起“新双非漏洞”,“外劳来港仍是搵食为主,这些旁门左道的做法仍不成气候”。他又谓,外劳的工权待遇与本地员工一致,若有人怀孕,雇主有例可循,暂未见有改变批出配额规则的需要。

500

▲饮食业亦有聘用大量年轻女性外劳。

劳工处解说:外劳享法定权利与保障

劳工处及多个有涉及输入外劳计划的政府部门回复指,输入劳工享有香港劳工法例赋予的权利和保障,但要符合《雇佣条例》订明的所有申领资格,才可享有产假、产假薪酬及职业保障等;虽然按标准雇佣合约,雇主要为外劳提供免费医疗,但规定只适用外劳在受雇期内生病或受伤的情况。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