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知们是怎么吃“人血馒头”的?

大连工大这事,看了几天,深深震撼媒体为了流量是怎么吃“人血馒头”的,这个世界,有些人,有些事,那种冷酷,令人不寒而栗。

看一眼那个拟开除公告,其实就能看出其中的隐情:

1.一个学校要开除一个学生,在网上发什么公告?和学生谈了做出开除的决定,在学校里公告栏贴一下,学生办手续走人,这事哪个学校不是一年很多起?

要发拟开除的公告,就是找不到这个学生,根本没法通知学生,当然学生也不可能申诉。想去年那事发到网上,这个学生再也没有在学校出现过,老师联系不上,沟通也沟通不了。学校才不得不做这个拟开除的公告。说实话,学校就是要走流程,以防以后出事。

女孩从学校消失了,理论上这个女孩还是学校的学生,又是出了这样的事,如果有个三长二短,学校未必能脱得了干系。所以学校要发这个公告就是要申诉,你也得来申诉,说说原因,回来上学。找不到人,这人还是学校的学生,学校就是要担责任的。

2.这学生要是那种混不吝的人。那也还好,反正不在乎,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现在学不上了,什么也不怕。其实这还好了,学校只要她露面,把字签了,把她开除了,反正这就和学校没有关系了,以后她要怎么样,学校里上万个学生,也没有多少精力去管她的。那就自己的路自己选。这事就结束了。

怕的其实却是一个极其敏感的人,虽然做了那事,结果被发到网上,自己觉得无脸见人,用了一种和学校完全中断联系的方式,不仅是处理问题幼稚,而且是极度敏感。这种情况就更麻烦。混不吝什么也不怕,极度敏感,那才容易做出极端的事,才会不懂得如何处理这样的危机。

3.无论是哪种情况,让这个孩子不被开除,回学校上学,这都是不现实的事,反正不在乎,开除了又如何?那么多被开除的,以后还不过日子了?我就认识一个女子,上大学怀孕被开除了,回家生了孩子,又考了大学,后来还读了博士。

如果是极为敏感的那种人,那也无法回原来的学校读书了,不如退学,再考,或是谋其它方向,总之,回学校读书不是一种好的选择。

我如果是媒体领导,看到记者要发这样的文章,一定要把这文章压下来,因为发出来,对学校是负面影响,对孩子自己毫无用处,不论是什么情况,都不能让孩子回学校读书,为什么要发这样的文章?

4.媒体还是要发这样的文章,还要找律师,我看什么澎湃找的律师,一点智商也没有,学校要开除学生,这是法律?学校是去法院起诉了,还是怎么了?学校有校规,学校开除学生按校规办,那是行政处理。张口就扯,一点世事都不懂。

如果这个孩子骨子里是敏感的人,现在这样一炒,就是把她往死路上逼,如果她不是那种完全混不吝的人,她其实很在乎自己的形象,现在照片和名字都被再次大规模传播了,她以后还有活路吗?

那个乌克兰人不是东西,其实那时传播的还不大,说实话,我就不知道,现在这一轮,是真的全网爆了。

一个久经世事的媒体领导,能不懂其中的轻重,真的需要发这样一篇文章,把自己装得义正辞严,相信媒体都没有采访到当事人本人,也未和学校做充分沟通,真如果出了人命,不会有媒体有任何内疚的。

任由带了真名、照片大量传播,这个世界,有些人内心之冷酷,一个成年人,这事其中的隐情,能看不出来?什么个情况,都知道,就是为了表演一把。

现在法律界、公知们倾巢而出了,他们就是想把女孩往死里逼,希望闹成大事,他们就又拱一卒了。多少年来不就是这么干的?又什么人真在乎这女孩的命运?

事情就这么个事,以后不说了,也希望有良心的朋友们散了吧。至于女孩子,路是自己走的,总得自己担着。那些公知们逼不死人,又会去找下一个热点。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