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故事的又一次实践探索
一般情况下,每当人们提起当下火热的高校国际夏令营,尤其是“中国-东盟优秀青年夏令营”,大家好像不会首先想到中原大地。但是来源于实践的创新往往能改变常人的普通认知,中原文化助力东盟战略伙伴基础工作的探索已经开始。
今年7月7日至11日,第三届“中国—东盟优秀青年夏令营·中原文化行”活动在河南师范大学成功举办。为期五天的活动,吸引了来自柬埔寨、老挝、缅甸、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等东盟国家的十余名青年师生参与,他们中国的青年学子共同开展学术研讨、文化体验、研学旅行等互动交流,谱写了中外青年相知相交的新篇章。
毫无疑问,对所有营员而言,这是一次颇有意义的特殊经历,对充实自己学业、增长知识才干大有益处。夏令营涵盖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学术讲座、参观考察、文化交流、服装展示、模拟外交会谈等多个方面,完全是一次名副其实的学术、交流、体验和实践之旅。活动中,营员们深度参与书法里的传统文化解读、中国茶文化品鉴、民族服饰时装秀及文艺演出等特色活动,通过“讲授+表演+亲身体验”的多元形式,让中外文化在互动中交流互鉴。夏令营还组织营员走进安阳殷墟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开展研学,帮助东盟青年直观感受华夏文明的深厚底蕴与汉字演变的历史脉络,为中国—东盟文明互鉴注入青春活力。
夏令营精心设置多场主题讲座,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中国—东盟合作与命运共同体构建”国际学术交流会、模拟中国—东盟部长级会晤活动等,不仅有效提升了营员的国际视野与跨文化沟通能力,而且有助于深化中外青年对中国—东盟合作意义的认知,以便更好地为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凝聚智慧力量。
“中国-东盟优秀青年夏令营项目”是新形势下,以独特方式向国际社会充分展示中原文化魅力的又一新平台。该项目体现了创新与跨越的特色,充分发挥中原文化优势,实现在华夏中原大地为加强中国与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做好基础性工作的愿景。
众所周知,青年人是当今各国非常活跃的群体,拥有无限的好奇心和创新天赋,是容易相处、有活力的一代,青年代表着世界的未来,青年在国家建设与解决全球问题中的角色开始越来越引起世人的重视。从某种意义来说,这些青年学子们扮演着民间外交家的角色,通过各国青年学子之间的直接对话,增进相互理解,消除可能的误解和偏见。“一带一路”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以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可见人文交流在民间外交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而在民间外交中,青年角色不能缺位。这正是中国-东盟优秀青年夏令营·中原文化行项目的意义所在。
此外,2023 年 8 月24 日、2024 年10 月22日、2025年7月10日,柬埔寨《高棉时报》(Khmer
Times)和《金边邮报》(The Phnom Penh
Post)等几次以整版篇幅报道在中国举办的“中国-东盟优秀青年夏令营·中原文化行”活动,再次引起笔者对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理论思考,把“自己讲”和“别人讲”结合起来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