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辣椒爆赚5个亿!衡东黄贡椒凭什么强势“出圈”?

在青红当道的辣椒江湖里,湖南省衡东县的三樟黄贡椒以一袭明黄突围,成为“中国十大名椒”之一,也让衡东这座小城因“中国黄椒第一乡”而名传天下。

这抹金黄不仅是衡东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更是撬动县域经济的金色杠杆——全县黄贡椒种植面积5万亩,综合产值破5亿元,全产业链带动就业超10万人,成为衡东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

在湖南这个拥有数百品种的“辣椒王国”里,衡东三樟黄贡椒是如何另辟蹊径,突出重围的?又是如何超越农产品范畴,演变为带动区域经济崛起的战略支点?答案藏在湘江回水湾的独特风土里,写在嘉庆年间的贡椒传说中,更烙在“辣椒+土菜+文旅”的产业创新图谱上。

敢以“贡椒”命名的底气

相传清朝嘉庆年间,衡东的新科状元彭浚把黄辣椒带到宫廷,皇帝品尝后龙心大悦,便钦点其为“贡椒”,“黄贡椒”因此得名,并沿用至今。

500

敢以“贡椒”命名,并不仅仅是因为“贡品”的头衔,更是因为它不可复制的风土密码。三樟镇那片被湘江“Ω”型回水湾环抱的冲积平原里,藏着黄贡椒风味的终极密码——富含钙、镁、钾等微量元素的沙质土壤,搭配衡东晚春20℃-28℃的最佳育苗温度和常年充足的日照,形成了其肉厚皮薄、脆辣鲜香的味觉标识。即便在外地引种的三樟黄贡椒,也始终无法复制原产地的风味精髓。

500

2018年三樟黄贡椒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意味着它在品种、品质、声誉上的独特性得到了官方背书。“自然禀赋+制度认证”建立起的双重护城河,形成了三樟黄贡椒不可逾越的产业壁垒。

然而,在这片繁荣景象之下,黄贡椒产业作为传统农业,仍面临着诸多发展瓶颈亟待突破。

科创突围重构产业价值

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浪潮中,衡东三樟黄贡椒产业同样面临着严峻挑战,曾深陷“品种退化、管理粗放、低附加值”的发展困境。这些问题的背后,折射出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核心命题——如何通过科技创新重塑产业价值链?

品种退化是制约产业发展的首要瓶颈。过去,人们长期依靠自留种导致品种退化严重,抗病害能力下降,品质和产量都有所降低。直到“提纯复壮”技术的成功研发和推广,将黄贡椒品种纯度与抗病害能力提升至98%以上,这个困扰产业多年的问题终于得以解决。

500

传统落后的生产加工技术、粗放管理是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另一障碍。针对这一问题,衡东加强院地合作,用科技创新突破生产加工中的技术难题。由湖南聚味堂与湖南省农科院、湖南农业大学、衡阳市蔬菜研究所等单位共同研发的“窖藏技术”就是科创赋能的一大实践:突破了辣椒储存的温湿、光照、密封方面的技术难题,实现了黄贡椒长年储存并保持脆、辣、鲜、香的特点。同时,衡东整合种植户、技术专家、加工厂家、销售终端等资源,成立黄贡椒产业发展协会,建立统一的生产标准代替落后的生产技术,大力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统一提供种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生产标准、统一保底收购,实现了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开启了衡东黄贡椒产业现代化、规模化发展之路。

价值提升困境与产业链短板同样制约着产业转型升级。长期以来,衡东黄贡椒以初级加工品(如剁椒、泡椒)为主,深加工产品占比不高,溢价能力有限,曾被戏言是“麻布袋子捆着卖”。通过科技创新发展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势在必行。

500

衡东县正从多维度发力:一是延伸加工链条,开发即食型、方便型辣椒制品;二是在产品精深加工领域加大产品研发力度,计划在辣椒素提取、功能性成分开发等高附加值领域取得技术突破,真正实现从“卖原材料”向“卖产品”“卖品牌”的转变。

科技创新为衡东黄贡椒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但产业转型任重而道远。如何将地域特色农产品打造成为全国知名品牌?怎样突破传统农业的边界,使其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这是摆在产业人面前的新课题。

黄贡椒的品牌破局与价值跃迁

中国农产品普遍面临“有品质无品牌”的困境,而衡东黄贡椒的破局之道,在于跳出“就辣椒论辣椒”的狭隘视角,通过深度绑定衡东土菜这个全产业链超100亿产值的超级IP,构建“特色农产品+餐饮集群+文旅体验”的生态型产业体系,形成“榕树效应”,持续培育新的增长点。

作为衡东土菜的灵魂配料,二者可谓真正的“黄金搭档”。从入选湖南名菜的“石湾脆肚”到家常小炒,这抹明黄不仅成就了衡东土菜的独特风味,更随着土菜产业的蓬勃发展而身价倍增。近年来,衡东土菜在全国餐饮市场异军突起,作为其“最佳CP”的黄贡椒也顺势成为炙手可热的“网红食材”,实现了销量与品牌价值的双提升。

500

产业协同效应在餐饮领域体现得尤为显著。随着秦皇食府等湘菜领军企业与产地的深度合作,聚味堂等预制菜火爆销售,直接拉动了鲜椒的需求量。这种“基地直供”模式既确保了食材品质,又通过市场需求反哺种植端。而遍布全国的衡东土菜连锁店则成为流动的品牌展示窗口,每份“衡东脆肚”中跃动的金黄椒圈,都是消费者心中的品质印记。

文旅体验则为衡东黄贡椒的品牌溢价提供了更丰沛的源泉。在注意力经济时代,能把农产品做出“文化沉浸感”,往往能在消费者心智中占据更高的溢价空间。通过打造辣椒主题节庆、创基尼斯纪录等营销事件,衡东黄贡椒成功实现“产品卖点”向“文化IP”的升级。2017年的“万人同剁黄贡椒”活动不仅创造了大世界基尼斯纪录,打响了黄贡椒的品牌知名度,更让这一地方特产完成了从调味品到文化符号的价值跃升,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持久动能。

500

从三樟镇育苗大棚里破土的新绿,到北京连锁餐厅灶台边跃动的金黄,再到黄贡椒节上万人同欢的红火——衡东黄贡椒的产业脉络正沿着产业链条不断延展,在更广阔的天地间铺展出生机。这抹独特的“衡东黄”,不仅让田间地头的耕耘者鼓了钱袋子,更以“小辣椒撬动大产业”的实践,为农产品产业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未来,这颗承载着乡土智慧与创新活力的黄贡椒,仍将以创新为笔、品质为墨,在产业升级的画卷上继续添彩。

来源:区县那点事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