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圩路社区第二届未成年人保护研学夏令营开营,为儿童的暑期成长护航

北圩路社区辖区内有13个小区,有1100名未成年人,据调查数据显示,北圩路社区52%家长最担忧儿童安全问题,47%关注学业松懈问题,而68%儿童渴望家长陪伴;而83.64%的受访者表示多样化文体活动让他们快乐并减轻孤独感,15岁以下参与者中90%因活动感到快乐。居民普遍希望社区持续开展服务活动,尤其渴望增加周末亲子活动,还期望开展普惠且互动性强的夏令营活动等,既能提升儿童社交能力与社区归属感,也能让儿童在参与中投身志愿服务,参与社区建设。为此,为了丰富儿童的暑期生活。7月12日下午,由建邺区北圩路社区主办,南京协作者承办的“‘圩’你护航——第二届未成年人保护研学夏令营在梅花里小区广场内与40余名社区儿童及家长共同开启,这场融合非遗体验、安全教育和社区建设为主题的开营仪式,不仅为孩子们打造了充满文化味与烟火气的暑期第一课,更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暑期起点。

500

活动以 “沉浸式体验 + 互动打卡” 形式展开,下午4点,志愿者们提前抵达梅花里小区广场,布置8个互动体验摊位,将安全教育、非遗文化、环保理念等元素融入趣味活动中,小朋友们们陆续签到领取体验券,集齐各摊位印章可兑换小礼品1份,同时家长扫码加入北圩路社区活动群,搭建长期沟通桥梁。“我们的活动马上开始啦,活动总共设有八个摊位,欢迎小朋友们积极体验,且现场设置快速报名通道和留言板,也欢迎小朋友们积极留言。”社会工作者王晓洁向小朋友们介绍着活动安排,拉开了夏令营的序幕。

活动中,一位即将上五年级的儿童小婷在留言板上写下:“我希望我们的夏令营活动是安全的。”据社会工作者了解,她的成长经历中缺乏安全感导致她在与人沟通中极度不自信,在看到夏令营启动后很是期待,但心中的不安依然存在。经过社会工作者的解释与疏导,她决定回家跟家长商量报名参与夏令营。

500500

"旧书包属于什么垃圾?"“旧衣服属于什么垃圾?”在环保课堂摊位前,孩子们积极地讨论着。“旧书包和旧衣服都是用布做成的,布可以回收再利用,所以它们都属于可回收垃圾。”志愿者杨梦泽耐心解释道。虽然最初孩子们参与热情不高,但志愿者很快调整方式:结合生活场景提问: “家里的废纸怎么处理呀?”并现场演示分类投放。 孩子们渐渐活跃起来孩子们在互动体验中不知不觉地增强了环保知识与能力。

500

非遗文化体验区里,在志愿者指导下,孩子们亲手制作驱蚊香囊、彩绘团扇,在指尖技艺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创意冰淇淋制作摊位前,孩子们发挥想象装饰甜品,体验劳动与分享的快乐。

500

本次夏令营将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充满欢乐与成长的舞台,通过趣味互动体验、外出研学,不仅让他们收获了知识和技能,更在手工制作、玩具拼搭等等活动中培养创造力和自信心,特别是为那些暑期缺少陪伴的孩子提供了结交新朋友、展现自我的机会,让每个参与的孩子都能感受到被关注和肯定的温暖,在快乐中种下成长的美好种子。北圩路社区未保研学夏令营将持续至8月中旬,涵盖安全教育、非遗文化、社区探索等多个主题,为社区困境儿童、流动儿童提供丰富且有意义的暑期活动,满足儿童成长需求。(朱子孝 王一安 顾欣茹 供稿单位:南京协作者)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