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商业帝国开始出现裂缝

问道者 | 李 百
宗老生前可能最不希望看到的一幕,在他去世一年多后发生了。自称“非婚生”的三个子女与唯一的婚生子女宗馥荔,为争夺340亿遗产展开了声势浩大的诉讼。不管这场官司的结果如何,宗老一手创下的娃哈哈商业帝国至此已经出现裂缝。

自称“非婚生”的三个子女分别叫宗继昌、宗婕荔、宗继盛。单从名字上判断,三个人当是宗老亲生无疑。“非婚生”女儿宗婕荔与婚生女儿宗馥荔的起名一脉相承,两个“非婚生”儿子的名字则直接寄托了宗老对娃哈哈商业帝国繁荣昌盛代代相传的厚望。
但估计宗老生前始料未及,由于遗产分割不够明确,“非婚生”子女和婚生子女会因此对簿公堂。

根据媒体公开报道,争产导火索由宗老指定设立的信托基金被转出110万美元引起的。按照三个“非婚生”子女的说法,信托基金由宗老指示下属在香港汇丰银行设立,宗老生前承诺三个“非婚生”子女每个人可以得到7亿美元的信托权益。到2024年初,信托账户余额大约是18亿美元。

110万美元被转走发生在2024年5月之前,相对于本金,转走的金额虽然不大,却意义非凡。对“非婚生”子女们来说,这是他们认定的合法继承权受到了挑战,如果任其坐成事实,后面可能还会有更多的资金被转移出去。显然,这是三个“非婚生”子女所不能容忍的。
从媒体公开报道来看,宗馥荔至今都没有怀疑三个“非婚生”弟妹在血缘上的正统性。三个“非婚生”子女最大36岁,最小8岁,都加入了美国籍。从年龄上看,要在这么长时间里守住宗老有“非婚生”子女的秘密不太可能。因此,对婚生女宗馥荔来说,心知肚明老父的这段风流韵事更接近于事实。

站在传宗接代的角度,宗老的行为应该也是被婚生家庭所默许的。先不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婚生家庭只有女儿一个独苗,娃哈哈这么多的家产可能面临后继无人,长公主还长期做“单身贵族”,宗老生前怎么可能不为家产继承想想别的办法?
如此看来,婚生家庭之前默认“非婚生”子女对信托资金的继承应该也是心照不宣的。三个“非婚生”子女目前从事金融、跨境电商和科技行业,并且都居住在美国,宗老留下的商业版图以传统产业为主,并且基本上集中在国内,让三个“非婚生”子女拿现金,婚生女儿继承还需要辛苦操劳的传统产业,这样的分配方案表面上至少是合理的。

从信托资金转走110万美元,这是婚生女儿明目张胆动了三个“非婚生”子女的奶酪。
三个“非婚生”子女分别在香港和杭州两地起诉宗馥荔,要求维护他们每人享有7亿美元的信托权益。之所以同时在杭州起诉,不难看出,三个“非婚生”子女希望能从婚生女控制的家族产业中补足宗老承诺的权益。

娃哈哈集团主要有三大股东,杭州国资占46%,宗馥荔继承的股份是29.4%,目前估值大概200亿元,职工持股会持有24.6%。宗老和现在的接班人宗馥荔都是通过和职工持股会一致行动实际控制娃哈哈集团。
不言而喻,三个“非婚生”子女的主张对宗家控制娃哈哈集团无疑是非常危险的。一旦法院最终裁定三个“非婚生”子女享有合法继承权,宗馥荔所持有的股权就会被重新分配,拿到股权的所有子女若能一条心还好,要是各怀心事,那宗家的控制权可能就要旁落了。

假如出现这样的结果,不仅对于宗家,对娃哈哈集团都会是一场灾难。事实已经证明,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谁比宗馥荔更了解宗老的思路和娃哈哈的发展逻辑。但因为涉及金额巨大,或许涉案的任何一方都不会善罢干休。
对娃哈哈来说,最好的结局可能是尽快达成和解。
此一时彼一时,宗老承诺的权益能否在身后全额兑现,还得看经济形势。众所周知,现在传统产业举涉维艰,作为宗老产业目前合法的继承人,宗馥荔要保证上一代人的心血不至于毁在自己手里,本来就已经够压力山大,如果这场争产官司打成了马拉松,对宗馥荔乃至娃哈哈集团来必然是雪上加霜。

而“非婚生”子女不依不饶的结果,本来还算稳固的娃哈哈商业帝国会因此出现裂缝。
其实不妨换位思考,假如前述的逻辑成立,在宗老的财产分配上,让三个“非婚生”子女和婚生女掉个儿,宗馥荔拿现金,三个“非婚生”子女继承传统产业,他们可乐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