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仕深陷“倒闭”传闻,安克创新又该何去何从?

2025年6月,罗马仕紧急召回49万台充电宝的公告发布仅四天后,行业巨头安克创新也宣布召回超71万件移动电源。两大头部品牌合计召回超过120万台产品,创下消费电子行业史上最大规模的安全召回纪录。

500

从爆炸到召回,半个月时间内,移动电源行业经历巨震,几乎波及所有大厂。在这场风暴中,责任无法单独归咎于任意一方,这其实是一个极度内卷行业必然会发生的劫难。然而,在这场风波之后,两者境遇却天壤之别:罗马仕被迫停工停产,似乎将黯然退场;安克创新虽“血流不止”,却仍在正常运转。

500

PChome认为,安克创新之所以还能正常运转,主要原因在于其“主战场”在美国,受中国市场的影响没有罗马仕严重。并且,安克有足够的资金储备进行赔偿消费者、回收产品以及后续的整改投入。但召回事件仍使安克遭受经济损失,品牌形象也受到一定冲击,安克应找到解决方案,提升产品安全性,进一步强化质量把控,重塑消费者信心。

一、罗马仕深陷“倒闭”传闻,安克创新仍正常运转

2025年6月,多所北京高校学生发帖称保卫处下发通知:“接上级主管部门提醒,近期发现20000毫安的罗马仕牌充电器在充电时,相较其他品牌型号充电器,更容易发生爆炸现象。请各位师生员工及时排查本人充电宝是否是该品牌型号,如持有使用,建议立即舍弃,以防发生危险。”此后,这场移动电源危机就已从消费领域蔓延至公共安全领域。“多所高校禁用罗马仕充电宝”的话题冲上热搜后,引起了罗马仕的关注,但其回应中还不忘强调“未收到北京市教委风险通告”等内容,直到两天后,罗马仕才宣布召回三款充电宝。

500

继该事件发生,罗马仕召回49万件充电宝后,安克创新也发布召回充电宝公告,且此次召回涉及71万件充电宝,除了国内,安克创新还要在主战场美国召回近116万件充电宝,因此安克创新的损失可能更严重,远超罗马仕的49万件。

500

但是目前看来,安克创新似乎不会成为下一个罗马仕,因为据安克创新2024年年度财报显示,公司来源于海外的营收为238.2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高达96.42%,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冲了国内市场舆论的即时冲击。而罗马仕主要深耕国内市场,在一二线城市以及众多三四线城市的核心商圈,专柜数量众多。

500

并且,罗马仕因高度依赖充电宝单一品类受冲击明显,安克创新却因多元化布局形成了稳健的营收结构,受影响相对较小。比起罗马仕,身为上市公司的安克创新应对危机的方式更为成熟。最近一段时间安克创新一边积极处理召回,一边对外宣布更换供应商。

在同安普瑞斯的合作出现问题后,安克创新宣布与新能源科技集团(ATL)达成战略合作。ATL是全球电芯行业中的绝对龙头,在手机锂电池领域市场占比第一。但是罗马仕对于供应商依赖度相对较高,当供应商安普瑞斯出现问题时,罗马仕的电芯供应直接中断,这对于以生产充电宝为核心业务的罗马仕来说,无疑是致命一击。

500

除此之外,安克创新在发布召回后与一家快递公司达成合作,还给消费者寄送了专用防火保护袋,保证召回正常进行,并与机场做好了对接,用户在查询页面输入产品序号即可获取一张是否属于召回批次的电子凭证。如果用户遇到非召回批次被扣留的情况,公司也会做全额退款或升级换新处理。但是罗马仕客服电话无人接听、退货流程不畅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消费者信任危机。

二、充电宝行业内卷,安克创新中美召回差异引争议

PChome了解到,安克公司的召回并非首次,早在2024年9月17日就发起了召回公告,可能是打价格战导致其放松了品牌把控。并且,安克公司在微博平台有两个认证账号,大号粉丝36万,但是并未在粉丝量多的这个号发布召回公告,发布位置也不显眼,还数次修改措辞经过。细看安克最新召回公告,仅在其官网用图片的形式公布数量详情,字号小,用不易察觉的灰色小字提示,且相关型号依旧在售。

实际上,充电宝的安全危机本质上是行业极致内卷的必然结果。按照供应链人士告诉知危的说法,一般来说,电芯的成本至少占据充电宝成本的三分之一。知乎数码科技博主@Cyber麻薯指出,充电宝的安全隐患主要源于电芯隔膜质量不合格,尤其是低价产品为压缩成本采用劣质隔膜材料,导致长期使用后绝缘失效,引发过热或燃烧。据与非网记者联系到的一位从业超过15年的移动电源代工厂负责人老王(化名)表示:“15000mAh容量产品成本至少要80元,有些厂商用50元成本打价格战,质量自然难以保障。”而低价产品往往通过电商渠道快速走量,规避监管审查。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2020-2023年移动电源抽检不合格率从19.8%飙升至44.4%,2024年虽降至7.7%,但安全隐患仍未根除。低价竞争下“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日益凸显,部分企业甚至采购动力电池淘汰电芯,以次充好降低成本。

500

据了解,《BUG》栏目早在2024年9月就注意到,安克发现相关型号产品存在潜在“燃烧”风险,但未启动大面积召回政策。随后,安克创新是在美国市场先做出预警和召回,然后才在中国市场召回并做出相应措施,这一系列操作引发诸多质疑。

即便安克创新在美国市场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先在美国召回是为了迅速平息美国市场的舆论风波,避免更大的商业损失。但安克创新作为中国本土企业,让中国消费者同样面临着使用有问题充电宝的风险,却未能及时得到企业的预防通知。这不禁让人质疑,安克创新是否将商业利益置于消费者权益之上。

三、安克仍是“充电产品公司”,浅海战略效果不佳

据了解,2020年,安克创新成功登陆创业板,成为“跨境电商一哥”。同年,安克创新创始人阳萌提出了“浅海战略”,将品类扩充到音频设备、智能投影、3D打印、割草机器人、手持清洁设备、电动自行车等,甚至还尝试过做自有软件生态。

但是充电储能仍是其核心业务,财报显示,2024年充电储能实现营收126.67亿元,同比增长47.23%,占总营收比例高达51.26%,是当之无愧的营收支柱。

500

此外,移动能源风波爆发之后,安克创新连小小的充电宝都做不好,那么很难不让人怀疑其面向高端、专业的户外储能产品是否还会出现质量问题。

从结果来看,安克创新的多品类战略难言成功。其背后的原因在于,多品类会摊薄研发投入,以至于在产品上难与专精某一品类的公司竞争;另一方面,安克早期充电类产品的成功得益于先发优势,而在现在的竞争环境下这种优势已经不存在,所以难以将过去的成功经验简单套用。

此外,需求端萎缩也对充电宝企业带来了不小冲击。现在,2025年主流手机电池容量都是6000毫安起步,甚至8000毫安超大电池手机已经出现。更何况百瓦快充技术的普及也缓解了手机用电焦虑,不到半个小时就能充满,多数用户日常使用无需依赖充电宝。这种技术进步和消费者习惯的变化导致充电宝需求逐渐减少,为充电宝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

面对这样的市场变化,充电宝企业必须调整自身业务模式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PChome了解到,安克创新采取的一直是轻资产模式运营,公司创始人阳萌曾多次表示,“安克创新本质上是一家‘微笑曲线’两端的公司:专注于研发、品牌和销售,不做制造。”聚焦“微笑曲线”两端,安克创新实现高速增长,取得了可观的经营业绩。

2024年财报显示,安克创新实现营收247.1亿元,同比增长41.14%;实现净利润21.14亿元,同比增长30.93%。安克创新在研发投入上也毫不吝啬,2024年研发费用达21.08亿元。然而,安克在分红上保持了大手笔,预计派发现金红利7.97亿元,占净利润比重37.7%,其中近3.6亿元流进创始人夫妇的腰包。这种做法引起了争议,有观点认为这种做法是非常短视的。

500

在“浅海战略”思维下,安克创新存在着优势资源无法集中,研发的长期价值被忽略,人才吸引力不足等问题。安克创新应当调整公司战略,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身抗风险能力。只有不断创新和优化战略布局,才能在行业中立足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次移动电源行业风波中,安克虽未如罗马仕般陷入绝境,却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其核心问题在于“浅海战略”效果不佳,多品类发展摊薄研发投入,致使产品竞争力不足,且在充电宝安全问题上处理不当,引发消费者质疑。未来,安克面临着严峻挑战。一方面,需应对行业内卷导致的安全危机,重塑品牌形象;另一方面,要突破多品类战略困境,集中优势资源提升研发能力,以适应需求端萎缩等市场变化,否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安克创新的可持续发展恐将面临重重阻碍。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