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鹅离Moncler越来越远了

500

文源 | 源Sight

作者 | 王言

Canada Goose加拿大鹅的处境更艰难了。

近日,有媒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加拿大鹅控股股东贝恩资本(Bain Capital)正在考虑出售其所持股份。2013年,贝恩资本收购了加拿大鹅控股权,并于2017年推动公司上市。

截至今年3月底,贝恩资本持有加拿大鹅60.5%的多重投票股份,这一类别的股票投票权为普通股的10倍,使其在总投票权中的占比达到55.5%。不过,上述知情人士表示,目前出售事宜尚处于初步探讨阶段,尚不确定是否会促成实际交易。

而在1个月前,加拿大鹅才在中国宣布一项重要人事任命。6月5日,加拿大鹅任命谢霖(Celine Xie)为中国区总裁,全面负责中国内地市场的直营业务,并向加拿大鹅亚太区总裁Jonathan Sinclair汇报工作。而这已经是从2022年以来,加拿大鹅第三次更换中国区总裁。

如今,加拿大鹅面临的市场竞争也在加剧,羽绒服行业的高奢侈品牌已经不再只有加拿大鹅,Moncler、Mackage、Nobis和Moose Knuckles等品牌也加速扩张。

在朝着全球性奢侈品牌转型的进程中,加拿大鹅走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

01

业绩压力

过去的2025财年,加拿大鹅的表现不能说不好。

整个2025财年(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12个月),加拿大鹅总收入增长1.1%至13.48亿加元(约合人民币71亿元)。这期间,加拿大鹅直销收入增长5.1%至9.99亿(约合人民币53亿元)加元,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2.6%,而直销可比销售额下降3.6%;批发业务收入下降16.5%或18.0%(按固定汇率计算)。

500

加拿大鹅2025财年收入情况 | 来源:企业财报

此外,2025财年全年,加拿大鹅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9480万加元(约合人民币5亿元),而上年同期为5840万加元(约合人民币3亿元);毛利润增长2.8%至9.43亿加元(约合人民币50亿元),毛利率从2024财年的68.8%增长至69.9%。

加拿大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丹尼·赖斯(Dani Reiss)表示,公司DTC业务的可比销售额实现稳健增长,随着2025财年的结束,公司在关键优先事项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包括提升零售执行水平、增强品牌和产品供应等。

不过作为增长引擎的中国市场,其表现也释放出一些新的信号。

2024财年,大中华区以4.22亿加元的销售额,超越美国和加拿大,首度成为加拿大鹅的第一大市场。在2025财年第四季度,加拿大鹅大中华区的销售额同比增长7.9%至1.39亿加元,依然领先于其他区域。在大中华区的带动下,亚太区域的销售额也增长15.2%。

500

加拿大鹅各版块和地区的收入 | 来源:企业财报

作为对比,2024财年第四季度,加拿大鹅在大中华区的销售额同比增长29.7%至1.28亿加元,带动亚太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29.6%;2023财年第四季度,加拿大鹅在中国内地市场销售额本季度同比增长约40%,亚太地区的销售额也实现了65.4%的增长。

从整体业绩看,加拿大鹅的增速也在持续下滑。2022财年、2023财年2024财年,加拿大鹅的销售额分别增长21.54%、10.84%和9.6%。到了2025财年,这一数据下跌至1.1%。

02

追不上Moncler

加拿大鹅增速放缓,也放慢了其追赶另一高端羽绒服品牌Moncler(盟可睐)的脚步。长期以来,Moncler都被视为加拿大鹅的最大对手。

500

2024年全年,Moncler合并收入达31.09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62亿元),较2023年增长7%;按当前汇率计算,销售额增长4%。其中第四季度表现强劲,营收为12.43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05亿元),同比增长8%,全年利润率为29.5%。

另据Moncler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报告期内,公司整体收入为8.29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0亿元),按恒定汇率相较2024年前3个月的8.18亿欧元增长1%,按当前汇率增长1%。

其中,Moncler品牌收入为7.22亿欧元,按恒定汇率,相较2024年前3个月的7.05亿欧元增长2%(按当前汇率,实现增长2%);按恒定汇率,DTC渠道同比增长4%。

和加拿大鹅一样,中国也是推动Moncler整体业绩提升的关键力量。

财报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受中国和日本市场的积极推动,Moncler在亚洲市场持续同比增长6%至3.81亿欧元,亚洲也成为其第一大市场。其他地区与去年同期的强劲增长相比,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按恒定汇率,同比下降 1%)以及美洲地区(按恒定汇率,同比下降 2%)保持稳健表现。

而此前在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时,Moncler还表示,期内中国市场收入的40%由中国境外获得,主要受日元走低引发的奢侈品消费分流影响。

不过,相比主品牌,Moncler旗下的另一品牌Stone Island(石头岛)表现并不算好。

2025年第一季度,Stone Island品牌收入为1.073亿欧元,按恒定汇率,比去年同期的1.13亿欧元下降5%(按当前汇率,下降5%);在所有地区均实现正增长的推动下,DTC 渠道继续保持双位数的稳定增长(按恒定汇率,实现同比增长12%)。

03

共同压力

和常规服装企业不同,羽绒服品牌必须要面临春夏淡季带来周期性压力。而在这一方面,加拿大鹅和Moncler应对之策不尽相同。

目前看,加拿大鹅依然走在成为一个规模化的奢侈品牌的路上,包括把精力集中在羽绒服品牌、加码和巩固直营渠道以稳定产品价格和提升品牌形象等举措,都反映出其在扩大市场规模的同时,向奢侈品牌转变。

500

加拿大鹅中国线下门店 | 截图来源于大众点评

对于2026财年的规划,加拿大鹅就表示,其重点仍然是为现有品类注入更多新颖元素,并通过增加服装产品线、同时保持羽绒款式的核心地位,扩大产品的全年适用性。公司将通过缩小产品组合范围、聚焦核心SKU等举措,优化相关品类策略。

不同的是,Moncler一直在尝试建立一个双轮驱动结构,抵御不同的市场周期。

而除了开拓奢侈品羽绒服这一品类之外,Moncler一直在拥抱时尚领域。近年来,Moncler一直与Rick Owens、Sacai、Thom Browne、adidas和Valentino等知名时尚品牌进行联名等合作,同时将营销推广到到设计、娱乐、音乐甚至体育领域。

毕竟,时装行业是一个追求“颜值至上”的行业。而加拿大鹅依然还在主打产品的功能性,产品设计则没能完全跟上时尚的潮流。

羽绒服行业的周期之外,整个奢侈品消费领域其实也正迎来一个新的挑战。

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最近发布的一份研报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奢侈品行业整体表现疲软,预计加权有机销售额同比下跌3%,较第一季度的下跌1%进一步恶化,显示出市场下行压力正在加速。

Moncler也预计,今年二季度公司表现平淡,主要因羽绒主力品类处于淡季,市场将重点关注其非羽绒品类的多元化成效。

摩根大通分析师也在一份报告中指出,由于中国的消费者支出的下降,奢侈品公司将在2025年面临销售和利润增长疲软的挑战,而Moncler在短期内也可能面临下行风险。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