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伪史论为什么会被越来越多人所认可?

中国的历史我们主要采信24史当中的说法,我们真的历史文献,假的野史在古代会更多,那我们是怎么分辨真伪的呢?我们会通过不同文献的相互映证,以及真实地理的考古发现来证明其真实性。

而那记录个人英雄主义的奥德修斯和伊利亚特,对人物事无巨细般的描述与其说是历史,我觉得不如说它是演义,更别说让他和其他文献相互映证了,事实的考古发现更是无从谈起。

在这里提出一个小问题,人们说希罗多德为“历史之父”(绷),其写就的《历史》可谓是无所不包,天文地理神话怪谈史实。且他是在游历的过程中写就的。写下来就随身携带,那么,他是拿什么写的,什么笔?什么纸?公元前400年他哪里来的纸?他那有闻必录的记载哪有这么多的纸?用的是什么语言?又有什么地方给他保存?

对了,根本没有原本这个东西,所谓的这本书最早是出现在文艺复兴时代,还是译本,公元1400年的人去记录公元前400年的“历史”你觉得这是真的还是假的

记录历史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活,也绝对不是单单一个人能够完成的活,他要么是一个家族在干,要么就是有个专门记录历史职位存在,而这两者在目前的史料中西方并不存在。

再者,可能是被一些朋友下意识忽略的一个问题:目的。

就是说我记录这段历史的目的是什么。这个目的也许不是为了记录历史本身,但必须让人觉得这是真实的,是有逻辑的,那什么回头看一眼变成盐柱的掰勃(笑)自然算不上是什么史书,拿着他上联合国宣称领土合法性那自然就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中国古代为了占卜国家的吉凶祸福,他们观测星象,记下帝王将相的只言片语,记下测试结果,后人用其勾勒出历史的轮廓,这叫历史。

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用数十年光阴,用直到现在都能在《尚书》《春秋》《战国策》《吕氏春秋》等书中能找到相互印证的东西来谱写无数人的过去,后人称它是史家之绝唱。这叫历史。

但为了教导皇帝,有意识修改史实,宣扬理学,三纲五常,甚至是为了打击政敌来编写的史书我们不认,所以《资治通鉴》虽有很大价值,但他算不上史书,更排不进24史。

遗憾的是,西方我们所知的很多所谓“史书”都是属于资治通鉴这种类型,

在那古希腊古罗马时期连原始本记录都没有的,公元前几百年拿着纸写差不多1000万字的就不要给我说真实性了,这差不多连合理性都快没了还来谈真实和史实呢?

而中世纪编纂历史是为了更好的传教,在文艺复兴时期也是为了更好的宣扬人文主义,哦,遗憾的是,海量所谓的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文明遗珠就在这些时期海量般的出现了。把历史当做任人打扮的小姑凉以满足自己的目的,什么教皇光芒万丈,人文主义天下第一,他们才不会关注真正的历史到底是什么样的,就像司马光一样。

我承认,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肯定是存在的,且他们一定创造了光辉的历史,只是并没有留存下来,或者说我们还没有发现又或者是在某个时期被某些人为了达到一己私利被隐藏起来或者直接毁掉了,留下来的只有一本本西方的《资治通鉴》。

他们什么都写到了,发夹多好看,唇彩很不错,裙子很显眼。但就是没人关注那位被打扮的小菇凉本来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这就是西方历史,有真也有假,真中有假假中有真。哪些是真的我不知道,哪些是假的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在中国《资治通鉴》不算24史,也更算不上史书,更不是真实的历史。

最后,再看看那在露天垃圾场里面发现的几千年前的莎草纸,还有那1947年悬崖峭壁上发现的用莎草纸写的死海文书。犹太人为了以色列国真是塑造了不少“祥瑞”。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