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拉高结婚率只有一个办法

文/挪威

就是发钱,而且是针对特定群体发钱,不要搞普涨这种,要么就针对领结婚证的年轻人群体发钱,要么就针对目前普遍养老金在一两百块钱的老人群体发钱。

其它的办法,坦白讲,都没有什么用,比如最近某城市就搞了个大新闻,把民政局搬到了音乐会上去了,其它很多城市都在跟进。

500

没用,唯一的价值,就是平时在窗口无所事事的民政工作人员在对领导报告时有所交代,你看,我想办法了,我还把业务搞到音乐节上去了,嗯,可以交差了,要不然没人过来领证,从早闲到晚是不是也不叫事儿,这就工作要做到领导跟前。

第一眼能想到的负面影响,就是方便了冲动结婚的群体,音乐节嘛,喝点酒,听点歌,情绪上头,要不我们私定终身吧,旁边就有可以领证的。所以也可以理解,这是在变相鼓励冲动恋爱,冲动结婚。

算是当今的两大奇观,消费起不来都在推贷款,但超前消费不就是以前批判的冲动消费吗?只能说消费已经差到了要用消费主义来支撑的地步了,同样的,现在结婚率也差到了要用冲动恋爱冲动结婚来支撑的地步了,

对于所有适龄结婚的群体,我要说一个真相了,结婚很容易,但离婚现在很难,所以大家要考虑清楚。

理性一点想,凡事涉及终身的,都要好好评估一下,比如终身大事,比如30年房贷,等等,自己别把自己当日本人整。

有人可能会反驳我,说不定业务量就起来了呢?不会的,抛出一些确实是冲动结婚的群体,剩下的,就是本来就要领证的人,只是提前领了,所以你可以理解为加速了领证双方领证的速度,但是不会改变总量。

这就好比买房,二三十年的时间能背上债务的都背上了,剩下的就不想背了,于是你就能看到房地产行情差到这个地步了。

说回发钱,支持力度要大,起码要能覆盖基本的婚姻成本,有新闻上说广州这边年轻人结婚生子最高奖励10万,这吸引力就比千把两千块钱大很多了,特别是对于广州本地的年轻人来说。

500

或者直接对目前养老金每个月就一两百块钱的群体进行定向补贴,今年的养老金继续普涨,大头还是基数本身就大的群体,拿走了,200块钱每个月,涨5%才多少钱,一顿饭钱都不够。

这个群体的养老成本,已经占了他们子辈相当大一部分支出,然后他们的社保还得再养一波老人。

关键是这些群体大多数来自农村地区,也是结婚生育意愿最强烈的群体,但婚育资金压力也最大,如果说给钱有效,给这个群体的效果是最大的。其实已经后现代化的群体给钱也不会结婚的,比如东北的年轻人,父母基本都有不错的养老保障,都不想生。

除了在这个点上发力,其它诸如在各种地方立牌子办结婚业务的,都是做个媒体看的,媒体一报道,领导就知道了,所以还是做给领导看的。

要音乐节有效,下一步其实KTV也可以立一下,大学毕业晚会也可以立一下,歌剧演出,演唱会什么的,都可以立一下。

不过最近发生了一件事情,也让大家对养孩子防老这个观念有了新的认知,就是杨少华老爷子去世这件事,前一刻还在给人剪彩,据说晚年又是帮儿子拍视频,又是给带货的,也非常不容易。

500

-END-

这里是 -- 新90后的另一番天地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