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诛心!美日必将彻底反目,特朗普干了票大的,马斯克补大刀...
作者 | 尧风
01 特朗普干了票大的
早前,日本制铁公司以141亿美元的 “天价” 宣布对美国钢铁公司的收购计划,这一价格远超美本土钢铁生产商克利夫兰 - 克利夫斯公司的出价近一倍。
然而,这场收购案从一开始就充满坎坷。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率先站出来反对,由于全球钢铁行业不断洗牌,多家美本土钢铁工厂近年来宣布关闭或向低成本国家转移,导致美工人失业危机频发,在此背景下,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对外资介入已难存信任,怀疑收购后的企业是否有能力履行现有劳务合同,包括养老金、退休人员福利保障等一系列问题。即便日铁拿出 “有法律约束力” 的承诺,不仅追加投资 14 亿美元,还表示绝不会因为此次收购而进行裁员或关闭工厂,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仍对此持反对立场。
拜登政府内部对收购案的态度也并不统一。英国《金融时报》2024 年 12 月披露,美国防部、财政部、国务院等都得出结论,认为日铁收购不构成 “国家安全风险”。“(美国政府) 机构间没有可信的分析支持拜登。” 一位熟悉内部辩论的美国政府前官员如此表示。但拜登早在 2024年3月便发表声明反对这一收购,称 “(美钢) 目前仍是保障国家安全不可或缺的国内钢铁生产的核心组成部分”。特朗普在大选期间及胜选后也多次称 “将阻止 (美钢) 被日本买下”,“将夺回制造业”。
可最终,特朗普政府却选择有条件 “放行”。这背后,美国的算计可谓精妙。日本制铁为了完成收购,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除了141亿美元收购美钢全部股份,还将投资额从最初计划的20多亿美元追加至110亿美元,并且承诺不更改美钢的公司名称、不将美钢总部迁离匹兹堡。更为关键的是,日本制铁与美国政府签署了一项国家安全协议,美国政府将持有美钢的 “黄金股” ,这赋予美国总统对诸多企业重要事项的最终决定权或否决权。
02 马斯克补大刀
说白了,钢铁公司的主动权还是掌握在美国手里,而且特朗普为了显示自己高位者身份,之前还将美国军队对伊朗关键核设施的空袭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日本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轰炸相提并论,称这两起事件的结果都是迅速结束了冲突,将日本的自尊踩在脚底。
这让日本上上下下很是气愤。
但这事还没完, 就在日前,马斯克旗下X平台的AI助理Grok被用户问及“日本最大的烟花是哪一次”时,Grok以日本1945年被原子弹轰炸一事作为回答,引起了日本网民的愤怒。
尽管这则消息已经被删除,但并没有消除日本网友的强烈愤怒。
要知道,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爆炸,是日本历史上极其惨痛的记忆,对很多日本人来说,这是一道难以愈合的伤疤。特朗普戳伤口,马斯克补大刀,Grok甚至如此直白地将原子弹爆炸比作 “烟花”,实在是让日本民众难以接受。
美国要这么“玩”,日本必将“反水”。
03 结语
从这些事件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美国对日本,从来都没有真正的尊重。在很多美国人的潜意识里,日本更像是一个可以随意摆弄的棋子,一个为其利益服务的工具。
二战结束后,美国对日本进行了占领和改造,表面上是帮助日本重建,实际上是将日本纳入自己的战略体系。在政治上,日本的外交政策很多时候都要受制于美国;在军事上,美国在日本有大量的军事基地,日本的国防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美国的保护。日本看似是美国的盟友,但更像是美国的附庸。
美国利用日本遏制周边国家的发展,日本也心甘情愿地充当美国的马前卒。特朗普可以拿日本被原子弹轰炸当玩笑,马斯克旗下的 AI 也能如此调侃日本的伤痛,这足以说明,在他们眼中,日本并没有得到作为盟友应有的地位。
日本呢,虽然对这些言论感到愤怒,但却又无可奈何。一方面,日本在经济、军事等方面对美国有很大的依赖;另一方面,日本自身也有着一些复杂的政治考量,它需要借助美国的力量来提升自己在国际上的地位。这种畸形的关系,导致日本在面对美国的不尊重时,只能选择隐忍。
小国想在国际社会站稳脚跟,还是得找到一条真正符合自身利益的发展道路,而不是轻易成为他国棋子,因为这样的下场只有一条,那就是成为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