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出兵东北的意义和1950年8月15日人民日报谈日本投降主要原因

苏联出兵东北的意义和1950年8月15日人民日报谈日本投降主要原因

昨天,观察者网风闻社区贴出《美国参战是二战胜利的决定性原因吗》。网友mengdaxia今天回复说,“如果没有美国托住日本,日本可能会不会1945年投降,可以用更多时间消化中国占领区的产能,有更大兵力在中国和东南亚掠夺资源 。”

但是,到1945年,美军与日军在太平洋战斗,对亚洲大陆状况的影响并不是特别大。到1945年,美军主要是在太平洋上与日军作战,消灭了日本海军大量的舰艇和飞机。太平洋岛屿上对日作战,大些的岛屿也不过是有几千到几万日军在那守卫和作战。美军攻下若干的大岛屿,歼灭的每个大岛屿守岛的日本陆军部队也就是几千到几万,合起来并不是太多。

所以在1945年年中时,在日本军界和与战的讨论中,日本陆军就认为他们在亚洲大陆的力量损失相对比较少,日陆军主张继续战争的声音比日本海军强硬。

而在亚洲大陆的日本军队中,以在东北和朝鲜半岛的最为强大的日本关东军还完好无损。日本其实也认为苏联极可能会向东北进攻,所以在东北和朝鲜半岛保持了强大的兵力应对。但是他们认为苏军5月才把德国打败,如果苏联要进攻东北,需要长时间的调动和准备,也应该是在几个月之后。日本没有料到苏联会在日本认为不可能准备好,并且雨水多的8月份就攻过来。苏联进攻东北,歼灭了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的日本最强大陆军集团——关东军之后,mengdaxia说日本还“可以用更多时间消化中国占领区的产能”就根本不存在了。

 

下面转载1950年8月15日人民日报纪念日本投降5周年的文章。

19500815人民日报第3版《谁使日本强盗屈膝投降?战胜日寇五周年纪念》讲:“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是日本帝国主义强盗被打倒的值得纪念的一日。日本帝国主义者曾妄图以武力征服中国、征服亚洲,实现其霸占东亚的迷梦。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英勇作战,打破了日本帝国主义者在很短时间内吞灭中国之梦想。中国人民八年的英勇抗战,使日本武装力量受到很大消耗与削弱,这是日本帝国主义最后失败之最主要因素之一。苏联在一九四五年八月八日对日宣战,则是促使日本帝国主义实行无条件投降之决定性的一着。英勇无比的苏联红军,在对德战争胜利结束之后刚刚三个月,即是说,在它击溃了德寇两百个机械化师团之后,便挥师东向,出击日寇。苏联红军得到中国人民武装及外蒙军队配合之下,以雷霆万钧之势,分兵三路,进攻日寇经营十四年的伪满战争基地。不到一个星期,红军即歼灭日寇精锐部队关东军七十六万四千人,解放了整个东北。这就消灭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力量的骨干,使其继续对盟国作战成为不可能,迫使日寇不得不屈膝投降。美帝国主义者及其喽罗们,大言不惭地将战败日本的功劳,归之于美国在广岛、长崎投掷的两颗原子弹。他们的这种说法,其目的在于歪曲历史。美帝国主义者在日本投掷原子弹,其效果不过是广岛、长崎的和平居民遭受大批屠杀,基本上并没有使日本帝国主义战争力量受到削弱。在美国投掷原子弹之后,日本帝国主义仍保有其主要的军事武装,并继续作战;只有在苏联出兵,歼灭了关东军之后,日本帝国主义者才不得不无条件投降。历史是不容歪曲的。在对日作战中,原子弹就不是决定的胜利的因素。那些企图用原子弹骇倒全世界人民,以便侵略全世界的计划,必将被证明完全是梦想。”

19500815人民日报《人民画刊  日本是怎样失败的?苏军参战是日本失败的主要原因》讲:“谁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美国说是原子弹,事实上,苏军参战是决定的因素。图为苏军解放东北,歼灭日本帝国主义主力——关东军的实录。这些铁一般的事实是不能否认的。因为苏联政府于一九四五年八月八日声明对日宣战之后。八月九日,苏联武装部队在苏联元帅华西列夫斯基指挥下开始对日作战。在第一天,就击破了日寇沿苏联边界建立起来的永久和纵深的防线,随即越过了大兴安岭,强渡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长驱直入伪满和朝鲜。在苏军强有力打击和神速的进展下,立即打乱了日寇关东军司令部的全部作战计划,迅速将号称百万大军的日本关东军消灭了六十七万四千多人,迫使日本帝国主义不得不于八月十四日宣布无条件投降。八月十五日,苏、美、英、中正式宣布日寇接受无条件投降。因此,“八、一五”就成为苏军解放我国东北和朝鲜的纪念日”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