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曹磊:2025即时零售GMV近20000亿元 三家平台累计投入1000亿元

2025年,即时零售市场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夏日大战",三大平台美团、淘宝闪购(饿了么)和京东外卖的订单量数据相继刷新纪录,分别达到1.2亿单、8000万单和2500万单。这些数字背后,不仅反映了即时零售市场的迅猛增长,更揭示了平台竞争的激烈程度与行业生态的深刻变化。对此,网经社征集业内专家、投资人、分析师予以解读。

500

以下为杭州市电子商务协会新零售专委会主任、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解读。

曹磊表示,阿里愿意砸下500亿元真金白银,补贴到“淘宝闪购”用户端和商家端这个“孙子辈”的新项目身上,这相当于整个阿里集团一整财年的净利润(1259.79亿元)的近40%,这还不算其他人工、研发、市场、客服等巨大投入。此外,京东累计实际花销已超出百亿元,加上美团宣布未来三年投入1000亿元,三家平台今年以来累计将会投入近千亿元,这几乎接近2024年8月上线至今消耗的国补。电商,注定是巨头们之间的“游戏”!

曹磊表示,两大电商巨头单日订单量累计破2亿单,这还只是本地即时零售部分的销量。若客单价保守估计为20元(一杯奶茶咖啡的钱),那么20元*2亿单*365天=14600亿元。还没算上京东(京东秒送+京东外卖+京东到家)和其他中小平台,以及整个盘子还在高速增长的态势。

曹磊预估,全行业整体市场规模将接近20000亿元,继零售电商、跨境电商、大宗品电商、生活服务电商、机酒旅游、私域电商之外,电商的最后一个“万亿级”存量市场。

曹磊进而表示,这场补贴大战也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是补贴的可持续性问题,持续的高额补贴对平台的盈利能力提出了严峻考验;其次是用户体验的平衡问题,低价刺激消费的同时,也加剧了用户对超低价的依赖;最后是商业生态的问题,平台补贴短期激活消费欲望,但长期可能形成"马太效应",加剧行业集中度,挤压中小商家的生存空间。

曹磊分析,从行业趋势来看,这场补贴大战将推动即时零售市场向三个方向发展:一是技术驱动替代资本消耗,平台将加大AI算法、智能调度等技术投入,提升履约效率;二是供应链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平台将通过数据共享、资源协同等方式,优化供应链管理;三是监管框架下的行业进化,平台将在保障消费者权益、提升商家利润、完善骑手福利等方面寻求平衡。

500

专家介绍:曹磊,网经社总编辑,网经社“千电万商”生态圈 创始人,国家发改委认定“一带一路”TOP10影响力社会智库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商业联合会直播电商委副会长,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全球跨境电商研究院专家,中国跨境电商50人论坛副秘书长,杭州市电子商务协会新零售专委会主任。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