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尽人事,听天命”?

500

文:蔡垒磊

我向来是“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拥趸,不信玄学,不信命,只相信自己的力量。很多人会认为这样的人,就是不承认运气,只把事情的成败归因于自身的努力,未免过于狭隘。

这个理解是错的,我不仅承认运气,还承认运气在单一事件的成败因素中,占比很大。那为什么不信命呢?因为我相信运气是随机事件——很多人在那儿弄什么摆放,弄什么运势,其实是对太过复杂的事物互相纠缠了以后,产生的随机结果的难以接受,试图去掌控一些不可掌控的东西——即这些信命的,才是不信运气的人。

运气能不能掌控?能掌控一点。比如你是行业大拿,那行业大机会的“运气”砸到你头上的几率,是不是远大于小兵?机会的天花板也不一样,所以才有“越努力,越幸运”这句话——这个掌控是这样掌控的,而不是弄个朝向,弄个摆放,装神弄鬼,说两句“水为财”就行了。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接受随机事件的存在,这就是“尽人事,听天命”,即我做我的,我把我的部分做到不能再好了,接下来成不成是老天的,我都能接受。

什么叫“做到不能再好”了?就是我尊重客观规律,按照我的人力极限去算出利弊,去做一切有利于事情达成的事,做到我能做到的最好。这样是不是也可能失败呢?当然,你做的所有事,加起来都可能只增加了一点点的成功概率,比如从50%到55%,那还有45%的失败概率呢,也几乎是一半。所以你才会发现有人可能什么都没干,就赢了,甚至他做的事情是削弱了概率,从50%变成了35%,最后也赢了,而你累死累活,最后还输了,投资还亏了——这太正常了,你要接受这种情况,然后立刻以同样的热情,用同样的方法论,投入到下一场战斗中。

这个事情是很难做到的,因为当你做了自己所能做的一切,还失败的时候,你会很沮丧,尤其这样反复几次后,你会不自觉地怀疑这样的努力是不是有意义——于是很多人就会自然而然地转向“宿命论”,好像结果是注定的,努不努力都是一样的。这本质上是思维过于简单的人类,对于单一因果论的过度依赖,难以接受混沌系统的随机结果的体现。

那什么是强者?强者就是看清了事物运行的规律,所以不管结果如何蹂躏他,他都会以同样100%的热情,投入到下一次的博弈之中,他依然会用100%的努力,去争取哪怕5%的概率优势。一次两次不一定有用,但次数多了,差距就会出来,要理解这件事很简单,你就看赌场对赌客拥有1%的概率优势,一年下来能挣多少钱就知道了——赌场会不会被单一赌客赢走很多钱?也有可能,毕竟只有几个点的概率优势,但它并不关心谁赢走,你见过它上一分钟被赢走很多钱,下一分钟就不营业的吗?

所以尽人事,听天命,首先你要真正意义上认同了这个方法论,即不管你失败多少次,这个方法论你都得无比认同,都得继续做下去。就像玩德州扑克一样,概率显示你应该跟注,你才应该跟注,概率显示你不应该跟,你就不该去赌这个运气,而不是你上一把运气好赢了,就说你上一把的决策是对的——你赢不赢,和你的决策对不对,是两回事。同理,你上一次成不成功,和你是不是要拼命为了下一件事尽人事,是不是要继续使用同一个方法论,也是两回事。

有一个现象,你可以自己验证,那就是那些经历大风大浪的富人,往往情绪很稳定。为什么呢?你想一下,首先是他已经玩了足够多把,什么情况都见过,所以不会对单一事件的好坏结果有过度反应;其次是他的决策系统,往往永远指向next——过去的结果已经无法改变,不管好坏;对未来影响最大的,是此刻的行为,所以进行情绪反馈没什么必要,此刻的决策正确性才最重要。

我前几天说“每天进步一点点”是不可能的,理由我都写了,因为必定要回撤。但你要保证这种回撤,尽量来自运气,尽量和你的决策错误无关,否则人家回撤一次,你得回撤两次,那还怎么比?把时间拉长到几十年,就是天差地别了。

所以尽人事是一定的,但听天命是不是真的随波逐流呢?不是,它只是接受单一结果,它实际上是超越了天命的。即我知道我怎么做就一定会越来越牛逼,你天命短期内不管把我怎么样,我都接受,但我知道长期我一定会好,你怎么给我厄运,只要我还活着,我就都无所谓,因为最后你不得不给我好结果。

这才叫听天命,我不是听从,我只是接受,但我并不关心,因为我在更远的长期等着你。

(完)

.....................................

我是蔡垒磊,感谢你的阅读。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