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redible India !!!
Incredible India!
关于印度是否真能成为中国“劲敌”这个问题,不管大V们怎么吹,咱们得把滤镜摘了看——别看西方媒体吹得天花乱坠,什么“民主典范”“下一个超级大国”,扒开这些标签,印度的底色还是那个被殖民历史缝合起来的“散装国家”。今天我就用几个硬核现实,掰扯掰掰印度为啥成不了气候。
英国缝的“国家”连缝线都没拆干净。
印度这国家概念本身就是英国殖民者用枪炮强行拼凑的产物。阿马蒂亚·森在《帝国的幻觉》里说得明白:殖民前的印度是“地理名词”,各地语言、宗教、种姓割裂程度比欧洲还夸张,连丘吉尔都说“印度民族是英国人发明的”。今天莫迪搞“印度教民族主义”,表面是凝聚国家,实则是用宗教暴力掩盖内部撕裂——东北邦闹独立、锡克教徒举旗造反、南部泰米尔人离心离德,随便一个火星子就能烧出内战。这种连“国家认同”都靠强权硬撑的底子,谈何集中力量搞发展?
“穷鬼帝国主义”专坑队友。
印度在南亚搞霸凌式外交,欺负尼泊尔、威胁马尔代夫、控制不丹,结果去年马尔代夫新总统直接下逐客令,要求印度驻军两个月内滚蛋,转头和中国签了20项合作协议。这种“靠拳头勒索邻居”的玩法,连自家后院都镇不住场子,还指望当“全球南方领袖”?更可笑的是,印度军费世界第三,70%装备还靠俄罗斯二手货,最近被打个6:0,还偏说北极星是咱家的无人机,活脱脱“又菜又爱玩”。
经济数据的水分比恒河水还大。
西方天天吹印度GDP增速超中国,绝对值超过德国,却绝口不提功勋卓著的印度中央统计局、不提3.7万亿美元经济体量里,服务业占60%、制造业才15%,连越南都能卡它脖子。莫迪的“印度制造”喊了十年,结果本土太阳能板产能不到中国零头,电动车产业链连电池厂都凑不齐。更魔幻的是,印度富豪们一边把万亿美元殖民遗产转移到英国享乐,一边让10亿“牲口人口”在露天厕所和牛粪堆里打转——这种“一亿人十亿畜”的结构,能撑起啥高端产业?
能源转型把自己转进死胡同。
印度2070年碳中和目标看着唬人,实际煤电占比54%,输配电损耗高达20%,连电费都收不齐。莫迪砸1.35万亿美元搞基建,结果高速公路修成“堵车博物馆”,港口效率全球垫底。最近强推本土太阳能制造,结果成本暴涨30%,光伏装机直接躺平——这种既要烧煤保增长、又要减碳骗补贴的精神分裂,连西方金主都看不下去。
最后看战略格局——印度的“大国梦”本质是碰瓷。
西方捧印度纯粹是当“反华工具人”,印度自己也清楚这点,但反而想利用这点搞产业转移,所以一边蹭美日澳的“四方对话”,一边狂买俄罗斯打折油,玩“战略自主”实则两头通吃。但这种骑墙战术早被看穿:美国逼它制裁俄罗斯时怂成鹌鹑,中国稍微给马尔代夫撑腰它就急得跳脚。被剃个光头却死鸭子嘴硬还派出胜利宣讲团到处粉饰!
说白了,印度的“崛起”本质是中美博弈的副产品,一旦失去利用价值,西方立马翻脸比翻书快。
所以结论很清楚:印度就像个穿西装打领带的乞丐,外表光鲜内里稀烂。
咱们的战略应该是“看猴戏但不买票”——边境该巡逻巡逻,经济该挣钱就挣钱,但千万别被西方带节奏把它当盘菜,它就是个“牛二”,对它越客气它就越蹬鼻子上脸。
教员早就告诉我们““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
米帝西方如此热衷于吹捧印度,大V们也不停地提醒我们要居安思危,简直搞笑啊!
国家也如个人一般,你碰到个这样的货色,你会重视?避之而不及吧......
毕竟星辰大海在眼前,和这种“散装国家”较劲?
跌份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