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具身智能智库正式成立,共谱人形机器人产融新篇
珠江潮涌,智汇羊城。5月17日,格物科创金融研究院两周年思享会暨具身智能专题论坛在广州成功举办。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格物君齐聚一堂,与机器人领域的产业领袖及投资机构代表,聚焦人形机器人技术攻坚、场景革命与资本协同三大维度展开深度对话。这场汇聚产学研投四界精英的智慧峰会,是格物两年耕耘的里程碑和新起点。
肖坚院长在开场环节系统阐述了格物科创金融研究院的战略升级路径。历经两年的发展迭代,研究院确立了“高水平、创新型智库平台”的定位,形成了以“愿景、方法论、合一观”定义的格物文化,构建起 “格物研究(前沿科技研究平台)-格物智库(科创金融赋能平台)-格物荟(科技金融生态圈)”三位一体生态矩阵,并围绕“科创引领、金融赋能”的平台宗旨开展了一系列高质量的研究交流活动,推动产融协同创新。肖院长重点解读了2025年战略升级方向:围绕三大板块持续深耕,同时探索“格物智库”的价值创造机制,构建起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平衡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研究院理事长、中泰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先生为此次两周年论坛活动致辞,他充分肯定了格物研究院以“共建共创共享”的理念推动科创金融协同的实践价值,并带来“外部环境剧变下的中国经济及应对之策”的专题分享。基于对中美两国竞合态势的深度推演,他提出尽管全球经济整体步入高震荡低增长期,但以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科技为代表的引领新一代技术变革的领域仍蕴藏巨大机遇。李迅雷先生是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原上海市人大常委、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特约成员、政府多部委决策咨询专家,多次受邀参加总理座谈会。
随后进入精彩的具身智能专题论坛。广东省机器人协会执行会长任玉桐先生在专题开场致辞中,以政策视角锚定了机器人产业的战略坐标。他提到,在今年广东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已确立为核心攻坚方向,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今年以来与人工智能、机器人企业高频互动,正以实际行动扎扎实实推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目前广东省机器人协会有800多家会员单位,其中不乏优质项目,希望与格物研究院建立长效合作机制,通过技术转化平台搭建、产业资本对接等方式深化产融协同。
长江证券研究院总经理助理、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赵智勇先生分享了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投研观点。他认为,当前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投资逻辑已从硬件堆砌转向脑手眼协同的功能突破,政策驱动和国产供应链成熟将成为产业驱动力。建议聚焦灵巧手模组、多模态传感器等高壁垒增量市场,重点关注工业精密操作和家庭复杂任务的场景落地。赵智勇先生是新财富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第一名,是国内投行领先的具身智能产业研究专家。
两家代表企业优必选及华沿机器人(原大族机器人)分别进行了分享。优必选副总、董秘张钜先生讲解了优必选人形机器人最新技术突破及应用场景。他指出,工业制造领域是优必选人形机器人最核心的落地场景,并现场展示了机器人在比亚迪工厂的实景应用视频。他强调珠三角完整的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生态是中国领跑工业机器人革命的核心优势。刚完成品牌战略升级的华沿机器人,由副总裁戴劲先生系统阐述公司战略布局与产业洞察。华沿机器人以“核心部件+场景算法”双引擎发力具身智能产业,并与多个头部公司合作,助力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技术迭代。两位奋斗在产业潮头的企业领袖分别以敏锐的市场嗅觉和系统专业的科学家思维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主题分享环节后,六位机器人领域专家:广东省机器人协会任玉桐会长、优必选副总裁张钜先生、华沿机器人副总裁戴劲先生、杭州柯林副总裁谢炜先生、长江证券机械首席赵智勇先生、天启资本董事长王静远先生展开了一场融合技术、资本与产业实践的深度对话。行业分析师的产业链解构、整机厂商的商业哲学、学术派的研发范式、聪明资金的赛道预判在圆桌上激烈碰撞,构建起“资本市场定价、产业链协同、技术路线选择”的中国机器人产业战略框架。这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顶级对话,将中国机器人产业的战略思考推向了全球竞争语境下的新坐标,产生了良好的认知启迪和思维碰撞。
在热烈的氛围中,本次思享会宣布与与会嘉宾共建成立“格物具身智能智库”,广东省机器人协会会长任玉桐先生、优必选副总裁张钜先生、华沿机器人副总裁戴劲先生、杭州柯林副总裁谢炜先生、长江证券机械首席赵智勇先生、天启资本董事长王静远先生成为智库创始专家,格物研究院肖坚院长、庄文胜副院长及胡衍军副院长为创始专家授牌。格物具身智能智库作为国内较早设立的聚焦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专业智库组织,将聚合政产研投核心力量,助力该领域科创企业加速发展及上市公司转型升级。具身智能智库的成立标志着研究院在具体产业方向上的再聚焦与新组合,向着高水平、创新型的智库平台大步迈进。
在研究院成立两周年的特别时刻,围绕金融赋能科创和智库内核建设,此次思享会还特别设置了格物君专题分享环节。格物君代表们以自身平台优势为思考起点,通过跨领域思想碰撞与实战经验共享,共同谋划共建贡献、创新发展的路径与模式。
研究院理事、副院长、华山教育创始人庄文胜先生根据自身洞察分享其对具身智能行业发展趋势的真知灼见,他指出人形机器人的技术拐点已经出现,政策拐点和产业共识也已形成,将围绕华为、优必选等龙头企业以及重点细分赛道,深挖产业链机会,共同拥抱具身智能大赛道。
研究院副院长、勤智资本董事长汤大杰先生分享了生物医药领域的趋势和机遇,提出格物研究院可以通过加强资源协同联动,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提供助力,帮助企业做大做强。研究院副院长、易简资本董事长胡衍军先生分享了当下智能体革命与产业变革浪潮下,聚焦自动驾驶与人形机器人赛道,强调长期价值与生态协同的投资布局策略。
中国宝安副总裁、新财富格物荟王轶超先生介绍了中国宝安的发展情况,提出公司在应对周期波动、探索第二增长曲线等方面的战略探索,并对与格物研究院这样的智库组织合作助力上市公司发展提出设想。
研究院理事、江苏瑞华副总裁林元增先生分享了资本市场大型投资平台战略转型以及服务升级的模式,提出借助格物平台创造的“信任”纽带,与同道者共建共享。
华金证券研究所所长、华金格物智库杨烨辉先生介绍华发集团的产业情况以及其在科创企业的投资布局,他指出,华金证券正在聚焦新质生产力领域的上市公司开展深度研究和业务合作,希望通过与格物共建智库,建立科创企业投研服务的良好生态。
第一上海投行部总经理、第一上海格物研究院林华勇先生介绍了第一上海集团在香港资本市场中针对科技企业的上市、并购、私有化等金融服务,及其在研究及财富管理领域的专业能力,格物研究院通过与第一上海的共建与合作,可在跨境投融资与出海业务形成优势互补,为科创企业链接国际资源、提供全球资本市场服务。
中信证券华南投行负责人、中信格物智库吴仁军先生指出当前大并购周期中,跨界并购面临标的筛选、行业认知等挑战,需依托格物平台整合行业研究、资金及专家资源,通过深度协作提升交易落地效率,挖掘投融资衍生机会。
本次思享会上,格物青年代表、茶看科技CEO马克勉先生分享了Teaken在数字经济领域的探索,生动展现了格物新生代青年企业家的创新活力与进取精神。
为了更好的链接科学家资源,服务科技创新,本次思享会特别为复旦大学俞燕蕾教授举行了简约而隆重的致聘仪式,聘请其为研究院专家顾问,执行院长贺振华女士为俞教授颁发聘书并致辞。
俞燕蕾教授是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主任、党委副书记,同时担任化学与材料学院副院长。作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俞教授在液晶高分子材料和智能光响应材料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成功开发了高性能光致形变材料,并在微流体技术和软体机器人等领域取得创新成果。俞教授的加入为格物研究院专家智库补充了又一创新领域的智慧,她表示,通过参与格物云谷论坛、景迈论坛及本次思享会,她深刻感受到研究院的专业深度与事业热忱,这次以专家顾问身份加入格物十分开心,未来将立足学术科研贡献更多原始生产力,并期望联动产业、资本形成协同效应,通过资源整合创造更大价值。
弘扬格物,助力科创,合智合力,共建共享。会议主持人及格物科创副院长、秘书长李晓明在最后总结指出,两年来的格物探索,充分借鉴人工智能时代的思维方式,研究院已然形成了一个“以金融赋能科创、科创引领投资”的创新型智库组织。这场两周年思享会进一步诠释了格物“链接产生力量,整合创造价值”的理念。
我们相信,思维激荡释放的能量将转化为产业蝶变的强劲动能,格物科创金融研究院将继续以开放开源的心态,与志同道合的伙伴在AI大时代共谱产融协同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