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集团破产案中的神秘女人

500

问道者 | 李 百

涉及14亿国有资产流失的紫光集团原董事长赵伟国一审判决了,一个在判决书上出现的女人也进入了公众视野。判决书把这个带着几分神秘叫做李䘵媛的女人称为“特定关系人”。

500

赵伟国的一审判决书上多次提到了李䘵媛。

2018-2021年,赵伟国与李䘵媛共谋,由李䘵媛实际控制的公司低价购买原本应当由紫光集团购买的房产,获取房产溢价利益,非法占有价值4.7亿元的国有资产;2014-2021年,赵伟国利用担任紫光集团董事长的职务便利,将本单位的盈利业务交由李䘵媛等特定关系人经营,或者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向李䘵媛经营管理的公司购买代建管理服务,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8.9亿元;2019年,赵伟国还指使紫光集团的上市公司董事,将公司项目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租赁给李䘵媛实际经营的公司,致使上市公司遭受经济损失4645万元。

500

赵伟国创立的健坤投资带着100万元到新疆投资房地产,赚了45亿回到北京,2009年被引入到当时经营困难的紫光集团,2010年以2.8亿元的价格拿到了紫光集团大约35%股权,到2013年,健坤投资持有的股份增加到了49%,清华控股持有51%。

按照官媒统一口径,赵伟国掌舵之初,紫光集团的资产规模是13亿元,到2020年6月变成了2966亿元。据此计算,赵伟国入股紫光集团时的估值还是相对合理的。至于以什么样的方式拿到49%股份,公开信息没有披露过。

500

赵伟国控制下的紫光集团最突出的特点是“到处买买买”。赵伟国和李䘵媛都在2022年被查,在这之前的6年时间里,赵伟国对外发起了不下60起收购要约,涉及资金超过千亿。被认为成功的收购主要有三宗,2013年以17.8亿美元收购展讯通信,获得中国首个4G芯片技术;2014年以9.1亿美元拿下锐迪科,补足了射频芯片短板;2015年花25亿美元控股新华三,号称要从芯到云统治全产业链。

赵伟国的胃口大得惊人,全球第二大内存颗粒制造商美国镁光、全球第三大存储芯片厂商韩国SK海力士、全球最大硬盘厂商西部数据,甚至台积电都被赵伟国打过主意,这些项目有公开出价的并购资金就超过300亿美元。对台积电的收购梦想还惊动了董事长张忠谋,张忠谋公开说,“想买台积电,至少得拿出300亿美元才行。”

500

后面的这些并购项目最后都不了了之,但即便如此,到2020年,紫光集团已经是全球第三大、中国最大的手机芯片厂商,现在市值700亿的紫光股份和550亿的紫光国微都是其成员企业。

应该说,赵伟国通过并购解决国产芯片的卡脖子难题有一定的预见性,只是步子迈得太大扯到了蛋,最后导致消化不良。赵伟国可能跟许皮带的造车思路一样,认为通过买买买就可以拼成一艘具备全球竞争力的芯片航空。事实上,芯片并购完成后,后续仍需应对技术路线融合、客户资源重叠、供应链协同等挑战。

在赵伟国“重并购轻研发”的指挥棒下,紫光集团一方面在关键领域不断错失战略机遇,另一方面用短期借贷做长线投资的资金错配方式,在金融去杠杆政策下演变成了流动性危机。到2020年6月,紫光集团总负债2029亿,连工资都发不出来。2021年被债权人申请破产重整,赵伟国公开质疑司法重整工作,并向多个部门实名举报管理人。这一切并没有改变重整节奏,相反的,在紫光集团股权交割不久,赵伟国和李䘵媛一并被查。

500

网上关于李䘵媛的公开信息很少。根据中国房地产报2021年7月13日的报道,2005年赵伟国和李义、李䘵媛共同成立了健坤投资,赵伟国持股70%,李义和李䘵媛各持有15%。从那以后,李䘵媛长期担任赵伟国助理。

按照芯智讯的调查,赵伟国在入主紫光集团的同时成立了紫光置业。2016年紫光置业更名为紫光科技服务集团,主营产业园的兴建和运营,李䘵媛开始担任紫光科技服务集团的董事长兼总经理。

500

在紫光科技服务集团,李䘵媛控股的北京冠华展业是持股49%的最大股东,赵伟国的健坤投资只间接持股36%。

一审判决书称,赵伟国身为国企管理人员,利欲熏心,肆意妄为,背弃职责使命,公器私用,化公为私,将所管理的国企视为私人领地,处心积虑巧取豪夺国有资产,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

500

根据媒体信息,李䘵媛的案子没有公开审判,赵伟国则因犯贪污、为亲友非法牟利和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三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赵伟国可能是个创业能手,但因为自己的公器私用也受到了严惩。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