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的新“智慧屏”,会给电视行业带来什么新变化吗?
本文原创,转载联系。
今天下午,荣耀举办了荣耀新品类沟通会,正式公布了荣耀“智慧屏”的存在和发布时间。
本次新品类沟通会之所以叫“沟通会”,换句话说就是……本次沟通会,并没有发布任何具体产品。所以指望在发布会中和这篇文章里知道即将推出的荣耀“智慧屏”到底是啥样的观众,可能要失望了。
还要等一个月?那我守这个发布会干啥?
所以说,这次沟通会没有产品的参数对比,没有产品实机照片,甚至连个渲染图都没有。什么鸿蒙系统,EMUI10之类的,当然也没有。他沟通会上都没这些东西,我这篇文章里显然也不会有。说实话,看完这场沟通会的直播,我的心情是崩溃的——你就给我这点东西?
产品呢?参数呢?我期待了几天你就给我看这个???
抱怨完了,事儿还得说。这场持续40分钟的沟通会,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华为(和荣耀)为什么要进入电视产品线。
首先还是得从传统电视行业面临的问题说起。电视这个东西,在进入2019年的这个时间点上,面临着两大问题。
对于消费者来说,一个客厅里,肯定会摆上一台彩电。但在这台彩电的利用上,说实话是——一般用不上。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传统PC已经将用户的使用时间占据大半的情况下,“打开电视”似乎是一项非常兴师动众的操作。即使是在做家务的时候需要一点背景音,用更靠近使用者的手机和平板播放,也比打开电视更好。电视的用途,除了过年的时候看看春晚,可能也就是吃饭的时候放放新闻当背景音了。
对于厂商来说,“家电下乡”和房地产高速发展带来的红利期已经过去。在一台电视一用十年以上是正常(相对来说,目前手机的换机周期是20个月,传统PC的换机周期也在3-6年左右),换机需求极度疲软的情况下,怎么说服消费者换掉自家的电视机,是个巨大的问题。无论2K、4K乃至8K的清晰度进化,还是3D电视之类的技术(我家就是个3D电视,就用过一次3D功能),都无法说服大量用户换机。
在传统电视媒体的影响力已经急剧下滑,网络媒体的信息并不需要电视才能获取的情况下,“电视”这个东西,似乎已经并不是一件必须的家电了。即使用户有使用电视的需求,可能也更倾向于用外接设备向输出内容(比如手机投屏视频内容,又比如作为家用游戏机的输出端),仅仅把电视作为一块“大号的显示屏”来使用。电视脱离这些外接设备还能干什么,似乎已经不重要了。
准备让电视行业再次进化的荣耀,需要拿出有足够说服力的产品。不过这次荣耀的沟通会,主要的目的,还是先把“智慧屏”这个故事讲好了。
沟通会上,赵明首先回顾了智能手机行业快速迭代带来的技术进步和产业链完善。
作为手机终端厂商,吹吹自己行业的贡献也是必须的。
然后,就是荣耀对于“智慧屏”的定位了——家庭的“中心”。
中间还有几个“中心”,然而我截图没截到
影音娱乐中心这个,如果不考虑电视不易移动的问题,一台高质量电视的影音效果显然是远优于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毕竟屏幕更大,音响效果也能更好。但正如前面提到的,电视这个“不易移动”本身就是让用户减少电视使用的重要原因。想让用户能回到电视前,必须提供独有的优质内容。在国外的话,可能还有家用游戏机这个选项。但在国内,荣耀如何让“智慧屏”提供独有的内容,得画个问号。
多设备交互中心这个反倒是不用特别担心的问题——当然前提是你是华为全家桶用户。目前在HUAWEI share 和华为HiLink体系的加持下,华为算是国内做IOT做的比较好的企业——当然,品类最多、架构最完整的可能是小米,不过华为也不差。如果华为能实现手机——PC——平板电脑——电视——智能家居设备这些设备的无缝链接和完整生态,对于在这个生态内的用户当然会有所助益。但是,这么一套体系能不能勾起用户的换机欲望,依然存疑。
至于信息共享中心,我觉得应该是AI和大数据加持下的智能服务。不过之前提到的问题仍然存在——这似乎仍然不是一个戳中用户换机欲望的功能。除此以外,隐私保护问题是所有试图涉足智能家居系统的厂商必须面对的问题,华为也不例外。当然,有无数双眼睛(比如全网的数码KOL,比如美国政府)盯着的华为,在处理隐私安全问题上肯定非常谨慎。但如何打消舆论的顾虑,无疑是华为必须面对的一大问题。
故事是这么讲出来了,饼也画出来了。但是在除了饼和故事外啥都没有的情况下,荣耀“智慧屏”这个具体产品的表现究竟会如何,也只能期待八月上旬的产品正式发布了。如果说对于这款产品,我个人的要求底线是什么,那就是这款电视产品不说颠覆行业,至少不能比其他手机终端厂商生产的电视差,对吧?
不管怎么说,祝荣耀“智慧屏”真的能如同宣传中一样,为电视行业开辟出新的前进通道,也希望华为在开拓新产品线的过程,能一路顺利吧。
最后一句,这开幕方式是倒水(还是倒液氮?),也是非常神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