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85后卖零食,万店量贩模式重构县域零售!
平价零食之王冲刺IPO了!
4月28日,港交所官网披露,湖南鸣鸣很忙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鸣鸣很忙”)已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此次IPO的联席保荐人为高盛与华泰国际。对于此次IPO,鸣鸣很忙计划以“零食很忙”和“赵一鸣零食”双品牌登陆资本市场。
此次港股IPO,鸣鸣很忙计划将IPO资金用于门店拓展(尤其县域市场)、供应链优化(如智能仓储枢纽建设)及数字化深化,目标进一步渗透下沉市场。
1、从街边小店到万店巨头的十年征途
零食很忙的创始人晏周,出生于湖南长沙,是一名85后,曾从事房地产营销策划工作。2017年,他抓住下沉市场消费升级趋势,与合伙人凑资十几万元,在长沙开设首家40平米的零食小店,以“低价+高频”策略切入县域市场。此前,他已于2016年成立长沙零食很忙食品有限公司,为后续扩张奠定基础。
而另一家赵一鸣零食的创始人赵定,出生于安徽芜湖,是一名89后,高中辍学后深耕炒货行业。2008年通过炒货店赚取第一桶金,2015年在江西宜春开设四家“傻子瓜子”门店,2019年以儿子名字创立“赵一鸣零食”,主打散称零食和社区化运营,迅速在江西、安徽等地扩张。
零食很忙走的是县域探索的道路,通过直连厂商、砍掉中间商,将商品价格压至传统渠道的70%。初期门店SKU超1000种,聚焦街边流量点位,单店日均销售额突破1.2万元。至2021年,门店数突破500家,验证“低价多销”模式可行性。
而赵一鸣零食是走散装称重模式(占SKU 40%),降低尝新门槛。通过“小包装+高频上新”策略,在江西宜春万载县实现单县13家门店密度,客单价稳定在25-35元,县域消费者复购率达60%。
双方走一样的下沉市场不可避免的会成为对手,之后两边更是打了一场价格战。2023年11月,双方在价格战后,宣布合并,成立“鸣鸣很忙集团”。合并时门店总数达6500家,供应链、加盟体系全面打通。仅一个月后,获好想你、盐津铺子10.5亿元战略投资,估值达105亿元,跻身独角兽行列。
2、低毛利下的高增长验证
根据招股书显示,鸣鸣很忙2022-2024年收入从42.86亿元跃升至393.4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03%),经调整净利润从0.81亿元增至9.13亿元,毛利率稳定在7.5%-7.6%,净利润率提升至2.3%,验证“薄利多销”可持续性。
营收上,99.5%收入来自向加盟商销售商品,加盟费占比不足0.5%,2024年加盟商达7,241家,单店投入约60万元,综合毛利18%。
2023年11月,“零食很忙”超4,000+门店与“赵一鸣零食”超2,500+门店合并,避免恶性竞争,整合后门店超6,500家。而旗下的门店,2024年净增门店7,809家(日均21家),合并赵一鸣零食后实现区域互补,尤其是以湖南、江西为核心。
如今,全国14,394家门店覆盖28个省份及所有线级城市,58%位于县城与乡镇,县域覆盖率约66%。且万店规模后,对于鸣鸣很忙也有了采购议价权,2024年定制化产品占比25%,自有品牌推出后进一步优化利润结构。
目前,鸣鸣很忙超90%以上商品由厂商直供,合作厂商覆盖《2024胡润中国食品行业百强榜》50%企业,平均价格较传统商超低25%,典型商品如500ml可口可乐售价2.3元,比起很多商超便宜近1元。
此外,鸣鸣很忙通过36个仓库、300公里仓储辐射圈及24小时物流体系,存货周转天数压缩至11.6天,成本节省直接转化为消费者让利。
如今,鸣鸣很忙的店铺单店SKU超1,800款,是传统商超2倍,月均上新数百款,25%为定制化产品(如散装称重),提升尝新灵活性与消费黏性。构建了“试吃-试卖-推广”选品闭环,会员体系1.2亿用户,2024年会员复购率75%,交易单数超16亿次。
3、下沉市场的零售革命
按照2024年GMV计,鸣鸣很忙以555亿元成为中国最大的休闲食品饮料连锁零售商,并位列中国第四大食品饮料连锁零售商,市场份额显著领先于同行。
而鸣鸣很忙门店网络覆盖全国28个省份、1,224个县(覆盖率66%),58%的门店位于县域及乡镇,精准捕捉下沉市场红利。
根据报告,中国休闲食品饮料零售市场规模2024年达3.7万亿元,预计2029年将增至4.9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6.8%。而下沉市场GMV增速6.8%持续领跑高线城市增速4.1%,县域消费倾向强,其中农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超城镇3.1%,成为核心增长引擎。鸣鸣很忙以28.6%市占率领先,万辰集团(好想来)、零食优选等区域品牌加速整合。
此次IPO资金将重点投向,新增20个区域仓储中心、冷链物流体系升级、AI选品系统开发,目标2029年门店突破4.5万家。计划将自有品牌占比提升至30%,推出红标(极致性价比)、金标(高端)系列,目标毛利率15%。
尤其是,在生态上,鸣鸣很忙也开始创新,“赵一鸣省钱超市”新店型新增日化、冻品等品类,SKU扩容至3000+,对标便利店与社区超市。发布“红标”“金标”自有品牌系列,主打高质价比,计划2025年自有品牌占比提升至15%。
鸣鸣很忙的IPO标志着中国零售业从粗放扩张转向效率驱动的成熟阶段。其成功源于“下沉市场+量贩模式+数字化”的三重优势,但是未来能否在低毛利下继续保持同行品类的挑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