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平气和地聊一聊山东大学学伴这事儿

来源 :微信号 壹读

在微博搜索框输入“山东大学”,学伴事件相关联想词占据了前八名。

500

事件起初,某自媒体发表文章称,2018年山东大学学伴制度改革,原本为留学生提供一个中国大学生作为学伴升级成三个,并着重强调学伴的性别,多数为女性。有人疑问:只想问问山东大学,为什么是女性?女性做错了什么?

高校、中国女大学生和留学生三个元素一经组合,立马点燃了网友的高点,中国女性是easy girl、留学生优待等话题,再一次被拉出来示众。

事情从7月初开始,今天终于因为群众的愤怒和不满上了热搜。期间山东大学回应了几次,事情却未见平息。和之前所有的负面热点事件一样,当情绪占据主流时,事实往往会被忽视甚至歪曲,这次依然如此。今天,壹读君想和大家心平气和地聊一聊,山东大学学伴事件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大家为何会愤怒,愤怒的点又是什么,这些愤怒点是事实吗?

到底什么是学伴?

学伴,英文名Buddy。剑桥词典解释:

a friend。

someone who does an activity with you so that you can support and encourage each other。

举了个例子:a study buddy。

是个在某方面相互鼓励、帮助的关系,比如学习上,也可以称为朋友。

2016年,山东大学启动了学伴制度。据山东大学官方介绍,学伴的目的是“可以让我校中国学生与来自世界一百多个国家的留学生一起相互学习和交流,彼此成为好朋友、好伙伴”。

吉林大学也有学伴制度。

500

吉林大学学伴要做的事情,包括迎新、带着留学生熟悉学校、帮助留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等。

500

综合这两所学校的规定可以看出,中国高校中的学伴相当于导游和朋友的角色,主要工作是带留学生了解和适应大学生活。理想状态下,学伴对双方都有好处——中国学生也可从留学生那里了解国外文化。

设立之初,山东大学采取的方式是一对一,一个留学生和一个中国学生。2018年,升级成了一对三,一个留学生和三个中国学生。这被网友理解成对留学生的献媚。中国人出去留学怎么没见外国人给中国人配备学伴?还一对三?

壹读君以Buddy Program为关键词在谷歌搜索,国外一些大学也是存在学伴项目的。

500

在山东大学官网继续搜索“学伴”,发现山东大学的学伴并不仅仅针对留学生,还有很多项目针对中国学生,称为“学伴计划”。今年山东大学的学伴计划已经实行到第四期,第一期时就明确了计划目的:

学伴计划”采用立项资助的形式,鼓励以青志协、班级、团支部、社团、个人为单位立项,开展朋辈学业辅导、生活互助等各种形式的互助活动。

朋辈之间学业辅导和生活互助,和留学生的同伴活动似乎没什么区别。

2018年第三期“学伴计划”的主题之一是“同窗情,共成长”学业帮扶共进项目 ”:

以学院为单位申报,申报项目应明确具体帮扶的对象,制定合理帮扶计划,为每位同学建立帮扶档案跟踪培养,并明确一名主要负责人记录帮扶时长。

大概是优生帮助差生?没想到大学还搞这一套啊……

壹读君找到了山东大学Po出来的学伴计划优秀案例,居然是为高数和大学物理不及格的同学进行暑期补课,组建线上学习群,每天一讲每天一练500。山东大学也是为学生的成绩操碎了心500

500

综合来看,山东大学的学伴制度,既对外又对内。对外是帮助留学生融入学校,对内主要是帮大家提高学习成绩。同时,学伴制度也是山东大学提高本校学生思想觉悟的方式——大学生学雷锋,志愿服务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出。

500

500

为什么是女性?

在对学伴制度达成共识的前提下,我们来看这次事件中的首要矛盾点——为什么是女性?

500

这可以分解成两个问题:1.是女性吗?2.如果问题1成立,那么为什么是女性?是山东大学要求必须是女性吗?还是在筛选过程中特地选择了女性?又或者别的原因?

根据山东大学发布的2017年学伴选拔结果,30个入选的中国学生中,女性占了26个,女性占比86%,可以说绝大部分是女性

500

山东大学公布的2018年成组结果通知里,写出了学伴选拔标准:

申请者态度认真,无不良行为记录。

兴趣、信仰、文化和习惯契合高的优先匹配。

山东大学在校生,具有纪律性。

有志愿服务经历和一定的外语水平。

500

并没有限定性别。所以大多数学伴是女性,这是结果,但在招学伴的时候,山大没有主管故意限定性别。

至于为什么出现了“女性多”这个结果,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山东大学男比例不均衡,女性比男性多。

2.报名学伴项目的女性居多。

3.女性和选拔标准更贴合。

4.项目选拔人员更偏好女性。

……

因为山东大学没有公布报名同伴的性别比,我们没法确定原因到底是什么。

但山大学伴申请表的要求设置,让网友觉得有故意给留学生介绍异性之嫌——

理想学伴的性别。 

参加学伴活动的目的之一,设置了“结交外国异性友人”这一选项。

500

而吉林大学2017年的学伴申请表中,纯粹只有个人情况填写,没有上面的选项。

500

山东大学学伴申请表可分为个人情况和理想学伴情况两部分。这样设置的初衷,可能是为了匹配到的双方对彼此都比较满意,提高交流的效果。但“理想同伴性别”和“结交外国异性友人”这个选项,在感性上会或多或少容易让人想偏,让人以为山东大学学伴制度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中外异性交往机会。

但下面这种评论,就有些偏离事实太过情绪

500

留学生高人一等?

学伴事件背后,是舆论长期对留学生不满的情绪。很多人认为,在中国大陆,中国人的待遇根本比不上留学生——

留学生就读中国大学非常容易,基本没什么要求。  

留学生宿舍条件比中国大学生好,还要给他们搞什么学伴。  

国家给留学生几万甚至十几万奖学金。  

留学生犯事儿跟国人不一个待遇。 

……

很巧,与山东大学学伴事件同期发生了另一个事件——留学生推搡交警,一福州留学生违规载人被交警拦下后,5次推搡交警,可以算得上妨碍公务了,但警方仅仅批评教育,没有给予实质性惩罚。

500

被拿出来对比的有两个新闻,一是西安某车主因为违章停车被拖走后心生怨恨,朋友圈发文辱骂交警,却被行政拘留七天;二是安徽某人违规逆行,同样是交警制止不听,反而竖中指挑衅,因妨碍公务被拘留十天。

同样都是妨碍公务,留学生为什么仅仅批评教育?

留学生袭警,加上山东大学的学伴,大家心态炸了。为什么高校对留学生的要求如此之低?

就山东大学而言,壹读君看了下留学生招生要求,申请资格里仅写了年龄、身体状况和国籍、文凭。至于“中学成绩良好”这一项,因为没有提供类似 GDP等可以量化的指标,所以无法确定良好到底是个什么水平。

500

网传山东大学招收留学生没有语言要求。壹读君查了查,山东大学的留学申请资格里的确没写,但在申请材料里有这一项——申请中文授课专业,新HSK必须在210分以上;申请英文授课的话,如果母语为非英语,也同样要求语言证明,雅思6或者托福80以上。

500

语言要求也和奖学金挂钩。中国政府面向留学生有设立奖学金——中国政府奖学金(有一定的比例限制,且只能申请一个项目)。山东大学给留学生提供的奖学金一共有10项,除了中国政府奖学金外,还有济南市政府、企业、山东大学等提供的9种。

500

中国政府奖学金分为多个项目,最多资助七年,全奖每年金额最低59200,最高99800。

500

但中国政府奖学金要求申请者授课语言为汉语。本科生留学生授课语言必须是汉语,要么学一年预科且语言成绩考核合格,要么HSK考试成绩达到要求。研究生和进修生,如果授课语言为英语,那只有部分专业能申请中国政府奖学金。

留学生的奖学金金额也是被吐槽的一个点,觉得随随便便就上万,而国内大学生的奖学金远比留学生低,国家奖学金本科8000,硕士2万,博士才3万。实际上,中国政府奖学金包含了学费、住宿费、生活费和医疗保险这几个类目,更像是免学费和住宿费,提供生活补贴。正因为留学生的住宿和学费贵,比国内大学生贵几倍,所以水涨船高,留学生的奖学金也就自然往高升了。

500

山东大学学费一览

不可否认的是,在学校考评指标之一——国际化的要求下,很多大学都在竭尽全力提高自己的国际化水平。怎么搞呢?增加留学生人数。越多的人来该校留学,就说明这个学校的国际知名度不错。而留学生的变多,就可能会出现本地学生和外来学生的矛盾。

捅出大家对留学生优待不满心声的主角,山东大学,终于在事件上过热搜之后学会了正确公关。起初不以为意,给出一份卖队友、高高在上、认为有人操纵舆论、病句层出的声明,

500

现在意识到自己也有不妥,并为此道歉。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