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触过的所有日本人几乎都是中餐的嗜好者,在日本中餐也是和日式料理不分高下的
【本文来自《谁把日本料理捧上神坛?》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申遗成不成功,并不能改变饮食在全世界的被认知和被接受,毕竟大多数消费者并不关心是不是世界遗产。日式料理近些年在欧美流行的主要原因,除了日本文化的带动以外,更重要的是日本料理“西化”和所谓健康的宣传点。
日本料理“西化”,主要是摆盘和仪式感,越来也倾向于高档法餐,意餐等。日本自明治维新后,开始全盘西化,饮食也一样,至今日本天皇和日本政府招待国宾的正式国宴仍然是法餐为主。日本民间也对高档西餐趋之若鹜,特别是对法国米其林餐厅奉若圭臬,这导致了高档西餐的标准,仪式成为日本最高档料理追求的目标。所以,日本料理的“西化”,使得欧美容易认可和接受日本料理。
其次,日本料理由于个别特殊的菜品,给欧美人“健康”的假象,符合了近年来欧美大众追求”健康“的理念。但其实日本料理并不健康,过盐(如大酱汤,烤鱼),油炸和火烤(如天妇罗,炸鸡块,烤鱼),过甜(如煮鱼,日式面包)是普通日本人日常饮食的主流。但由于寿司,金枪鱼,荞麦面,饭团等的印象,使很多欧美普通人有日式料理食材健康,少盐少糖等错觉。
近年来国内也出现了类似日本的趋附“西化”的形式,追求单纯的“健康”等现像。但中餐以其博大精深,在世界上无与伦比,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菜系能与中餐相提并论。所以,一些讨巧的做法无法掩盖中餐巨大的身躯。所有人的舌头是无法骗自己的,我接触过的所有日本人几乎都是中餐的嗜好者,在日本中餐也是和日式料理不分高下的。
当然,日式料理做为一个菜系,还是有不少不错的菜品,其一些独特的料理手法和色香味也是值得借鉴的,但中餐是巨人,没必要去弯腰迎合日式料理或西餐,等其有一天爬上到一定高度时,才能理解中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