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卖港口:明知故犯,知情人告诉你此事内幕
文 | 雾满拦江
(01)
2025年3月4日,李嘉诚旗下长江和记实业宣布以22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57亿元)将全球23国的43个港口卖给美国贝莱德财团,其中包括巴拿马运河两端的战略港口。
交易一旦完成,美国将掌控全球6%海运贸易的咽喉要道,而中国货船每年需缴纳的百亿“过路费”可能沦为美国卡脖子的筹码。
舆论沸腾。
国务院港澳办连续转载《大公报》评论,痛批该交易“漠视国家利益、民族大义”;香港特首李家超明确表态“任何交易须符合法律法规”,前特首梁振英更直言“没有祖国的商人终将被欺凌”。
闹过一段时间,终于传来消息,长和出售港口计划暂缓:
了解内幕的人士认为,卖港口这种事,其实正是李嘉诚旗下长实集团的“经营风格”。
此前长实干过无数次“这种风格”的事情,却始终无人制止。
如果以前曾被制止,这次可能就不会卖港口了。
——如果卖港口再不制止,他以后还会干出让你跳脚吃惊的事情。
李嘉诚旗下长实,以前都干过什么让人跳脚的事情呢?
(02)
2005年,李嘉诚旗下长实集团,拿下上海静安区一块地:
世纪盛荟广场。
如果你是当时上海官员,你会怎么想?
你一定是长松一口气:政绩稳了,李嘉诚来了,大老板,有实力。投资一旦到位,定是风生水起。
如果你是当时的商人,你又会怎么想?
——赶紧跟上,李嘉诚可是财神啊,他拿地,我也拿地。我就拿李嘉诚旁边的那块地,多贵也没关系,有李嘉诚的项目罩着,我的地稳赚。
商人疯狂拥入,不计代价拿地。
地拿下来,才感觉有些不妥。
李嘉诚是大老板,资本富裕。
他拿到地,并不着急动工,先放那搁着。
可你不行,你是卖房子卖血抵押全部财产负债累累,才凑足拿地的钱,如果你的项目进展不够快,银行一催贷,你就跳楼了。
没办法,那咱先动工吧。
你开始动工。
一边动工,你一边眼巴巴看着李嘉诚那边:诚哥,帮帮忙,你也赶紧动工吧。人心齐,泰山移。大家一起动工,地价就会上涨,项目越来越值钱,银行不急着催贷,我就缓过来了。
然后李嘉诚并不动工。
很快,第一批老板撑不住了。
地产又叫万众突围,赌的就是地皮涨价。
比如我40亿买块地,当年盖完楼,地价涨到60亿,我就赚了。
但如果我身边的老兄死活不动工,地价就不会涨,说不定会回落。地价一回落,多大老板也得跳楼。
都是小老板,拼命盖楼而李嘉诚一动不动,等于大家拖着李嘉诚走。
他那么肥,你根本拖不动,不多时小老板跳楼的跳楼,背债的背债,跑路的跑路,只落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第二轮老板又来了。
第二轮老板已经发现了,李嘉诚在捂地。
就是买地不动工,搁那儿放着,等你动工后地价增值,他再卖地,OK?
再打个比方,房地产好比是一辆车,正在费力爬坡。
所有的经营者,都在用力推车。
许多人力气太小,被车轮辗碎——就是经营破产,撑不下去了。
捂地之人,相当于他不但不推车,反而爬到车上,让你推着他走。
推着走也没关系,国家有法律,你这块地不能一直捂着,三年两年,你不动工,国家也不会答应。
所以第二轮老板认为,这次李嘉诚一定会动土,我赶紧冲进来,大家一起推车,我就赚麻哒了。
然后第二轮老板很快花谢,李嘉诚仍然没有动工。
那么他什么时候动工?
他就没打算动工。
世纪盛荟广场,他足足捂了十六年。
十六年后,也就是2021年,李嘉诚在高价位,把这从未动工的土地,出手卖掉。
(图片,和记黄埔在四川捂地,被禁止融资)
(03)
你听了后,一定很吃惊。
一块地,竟然捂了16年,国家难道没法律吗?
法律这事儿……唉,诚哥捂地,特别策略。
比如他在1993年,拿到顺义机场附近的一块地,这可是北京啊,你不能明目张胆捂地了吧?
不能捂,那就策略的捂——李嘉诚在这块地上盖房,仅第一期,就花了15年。
盖个破楼啊,他竟然敢给你盖15年。
他其实就是搭了个破架子,搁那儿就不动了。
如果你说他捂地,他就把破架子敲几下:我没捂,我没捂,你看我这正忙着盖楼呢……
北京的誉天下,他足足盖了15年。
上海的世纪汇,他2005年,以32亿拿地,然后拖拖拉拉11年,到2016年才盖好,这时候售价已是200亿。
上海,真如城市副中心项目,李嘉诚拿地时间是2007年——13年后,2020年才开盘。
2004年,李嘉诚在成都拿了块地——9年之后,2013年才出手。
媒体称,李嘉诚旗下长实,在2005年拿下29个项目,近2/3历经八九年未完工,部分甚至拖延四分之一世纪。
(04)
可能会有朋友说:捂地咋了?人家有本事,捂得牢,捂得住,你有本事也捂一个。
这样说话,就好比你对纪委的同志说:贪污咋了?领导有本事,贪得牢,贪得住,你有本事也贪一个。
这样说话,能把对方气半死。
但这话不对,国家这块地卖给你,是有预期的,你这块地必须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一股推动力。
拿地之人,也是这样向各级领导保证的——如果你明确告诉各级领导:同志们,爹拿你这块地,就是要捂15年,不服你们去死!
你如果这样说,这块地你出再高价,领导也不会卖你。
你让领导相信,这块地你会及时开发,让你的投入,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人家才把地卖给你。
而后呢,你背弃承诺,不仅不推着经济发展的车走,反而爬到车上,让穷苦兄弟推你十几年,你不觉得自己有点狠吗?
(05)
都说在商言商。
但这句话,搁在李嘉诚身上绝对不合适。
真正的在商言商,一个楼盘三年两后就盖好了,哪有让你拖拖拉拉盖15年的?
话说回来,一块地被捂十几年,或一个楼盘盖十几年,这事的责任,还是在管理者一方,而不能怪李嘉诚。
如果——是说如果——如果当时,政府明确告诫他这样不合适,要么你积极参与城市经济发展,要么你回家趴窝,让艰难发展的中国人背着你走,这不妥当。
如果当时被制止,就不会出现今天卖港口的事儿。
长实卖港口,就跟以前捂地一样,明明可以双赢,他却绞尽脑汁想让你亏到吐血。这种事不制止,就会一而再,再而三,直到所有人都暴怒为止。
然后他还在那里嘀咕:我在商言商……
要真是在商言商,单凭捂地就会让你吐血,而不是赚到飞起。
真的。
(*本文配图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