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要随大流
相信很多司机都遇到过在路上开车不地道的,不管是在高速还是普通道路上。我说的是不地道,不是违法和不道德,因为开车的实际情况很复杂。
曾有过一个院士的访谈项目,院士表示现在的法规、技术和算法还无法改进龟速开车造成拥堵的问题,同样,也包括高速行驶穿插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并不违法,但不太地道。在不超速的情况下,高速在车间穿插、并线、急刹,此类问题的不地道比较明显,但龟速行驶就不㜽么明显了,甚至相当多的司机认为速度慢点儿开很安全,又没什么事儿,急啥?这些司机经常不看行车道的设置,在快车道龟速行驶,严重影响道路通行效率。
现在的道路限速规定都是针对超速的,即使有对速度下限的规定,也很少严格执法,但龟速行驶造成通告效率低下所产生的社会成本上升、资源浪费是巨大的,难以估算的。现在已经到了呼唤能有效解决此类问题的技术手段或算法来到人间的时候了。
如果你比周围的车开得都慢、或者比周围的车开得都快,那就一定会造成别人开车的不适,你开的车就不太地道,所以,开车要随大流,别给别人造成不适。当然有个别情况是周围所有的车都龟速行驶的时候,但大多数时候是只有少辆的车在龟速行驶造成多车拥堵。
原理上,采用车间能信方式的技术手段是可以提示司机你是否比周围的车都快或者都慢 ----- 在除了提示超速以外,这种通信要求速率高(因为要符合车速的更新速率)、不受干扰(造成误导通信)、实现简单(对车辆的设计和生产发动小)。有没有这种手段,当然有!可能不会是无线通信的方式,而会是光、声、图像的方式,相信这个技术创新的难度并不大。
如果这种技术可以落地 ---- 或者叫上车吧,则司机的大数据也可以纳入管理,比如:一年结算,这辆车总是给别人造成行车不适,那保险、停车、加油就取消折扣,甚至加收风险金,风险金的额度可以一直加到他改善为止。总之,行车大数据可以随时上传,司机可以随时看到他累计给别人造成不适所需要付出的代价,以达到让所有司机开车都能够“随大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