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岁孕妇成功分娩创纪录,医生有话说

  医生遇到危重孕产妇后会竭尽全力救治,但为了健康,不鼓励女性冒着生育风险,成为高龄甚至极高龄孕产妇。

  撰文 | 燕小六

  责编丨汪   航

  2月25日,“医学界”从贵州省遵义市妇幼保健院获悉,64岁产妇胡某早前在该院成功诞下一名男婴。这是贵州有分娩记录以来,年龄最大的一位产妇。

  遵义市妇幼保健院创办于1953年,是当地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新生儿救治中心,成功抢救过许多产后出血、羊水栓塞等危重产妇。此前,该院接诊过的高龄产妇纪录是55岁。

  面对这位风险倍增的64岁极高龄产妇,遵义市妇幼保健院组建多学科团队全力救治,目前产妇、婴儿已顺利出院。

  接诊医生、产科主任马玲玲告诉“医学界”,医院、医生遇到危重孕产妇后一定会竭尽全力救治,但为了母子健康,她建议高龄妊娠者要非常慎重,“临床不鼓励这么做。”

500

  产妇一家给医院送锦旗致谢。图源/受访者

  极高龄产妇分娩风险高、难度大

  国际妇产科联盟将预产期时年龄≥35岁的孕妇,称为“高龄产妇”。

  一旦到了40岁后孕产,更易发生各种病理改变,如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死胎、新生儿死亡率、胎儿畸形率等也都较高。

  按照国家卫健委文件,≥40岁的孕产妇属于“严重高危”案例,通常是橙色(较高风险)标签。若发生并发症,则要贴红色(高风险)标签。

  40多岁尚且如此,64岁的胡某堪称风险更大的极高龄产妇。“医学界”了解到,她曾做过甲状腺癌手术,早期产检提示有妊娠期糖尿病。

  孕35周时,她被检出下肢静脉血栓,一旦脱落,可能导致致命的肺栓塞。她的心功能从二级降至三级,无法平卧睡觉,且心力衰竭风险在增加,这可能造成胎儿缺氧、营养供应不足等后果。

  征得产妇及家属同意后,马玲玲等人决定在孕35周时为胡某施行剖宫产。

  “手术排期在意料之中。”马玲玲告诉“医学界”,极高龄产妇的整体身体状况不足以支撑到怀胎足月,多在孕34、35周时做剖宫产。此时,胎儿器官显著生长、趋于成熟,分娩后存活几率极大。

  2月11日,胡某被推进手术室。产科、麻醉科、妇科、新生儿科、ICU、内科等多科室医护参与手术。大家经过前期会诊,制定出详细方案。

  马玲玲告诉“医学界”,比如针对下肢静脉血栓,多学科团队重点讨论血栓脱落致肺栓塞的抢救计划,提前布置了机械通气。针对心功能下降,团队确认手术前后的补液速度、利尿剂使用等策略。

  此外,极高龄产妇的子宫往往收缩乏力,术中、术后易大出血。手术团队考虑到这一点,格外强调手术要快,避免出血多、手术时间延长,增加心肺等器官负担。

  如果无法有效控制出血,鉴于胡女士的心功能状况,很可能因大量出血导致心衰,甚至心脏骤停。手术团队为此提前准备了休克抢救等药械。

  根据马玲玲介绍,有些“未雨绸缪”在术中的确起了作用。“胎盘娩出后,产妇的子宫收缩差,血窦开放、出血多。我们按摩子宫,注射促子宫收缩药物,快速缝合止血。”

  整台手术约持续50分钟,出血量控制在500毫升-600毫升,仅一瓶矿泉水的容量,略多于常规手术。“为超高龄产妇手术的原则是尽可能快,尽可能止血,我们都平安、顺利地做到了。”马玲玲说。

  胡某的宝宝出生体重达4斤8两,健康评分为9分。剖宫产术后第9天,母子二人顺利出院。

500

  遵义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马玲玲等人在ICU内,了解64岁产妇产后情况。图源/受访者

  生育极限如何不断突破?

  在胡女士之前,纵观全国,浙江、山东、广西、安徽等多地曾发布同类高龄产子消息。其中,山东一名67岁女性自然受孕并诞下一名女婴的消息曾引起广泛关注。

  “现代医学明显进步,能帮助很多女性达成二三十年前无法想象的生育极限。”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医师张琳告诉“医学界”,一个直观表现就是女性生育年龄的上限不断提高。

  张琳介绍,过往认为,绝经年龄就是女性的生育极值。此时,功能正常的卵泡耗竭,女性失去排卵功能。子宫体积缩小、内膜极薄,受精卵无法着床、胚胎难以发育。

  而随着试管婴儿等辅助生殖技术不断发展,一部分已绝经女性重获生育希望。此时的卵子来源有几种可能,包括使用该名女性在年轻时冷冻的卵子,或使用其他女性捐献的卵子。

  同时,女性要接受大剂量的雌孕激素刺激、补充,尽可能改善子宫内膜状态。这可能导致内膜厚度不均匀,影响胚胎植入、着床,有时会引起内膜炎症。

  据了解,胡某就是因家庭原因,在外地通过试管成功怀孕后,回到遵义备产。

  通常,辅助生殖成功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美国疾控中心2020年数据显示,在该国首次做试管婴儿的女性中,35岁以下人群的活产率达55%,40岁以上人群仅为8.2%。

  也就是说,40岁以上人群每做100次胚胎移植,只有8次机会能成功生下孩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沈浣教授还曾告诉媒体,46岁后试管婴儿的成功率趋向于零。

  高龄能生,但不建议

  近年来,马玲玲没有感觉到贵州高龄产子的数量发生明显改变。从现实、安全角度考虑,即使存在像胡某这样的“奇迹”,她仍建议大家尽量别做高龄产妇。

  贵州省卫健委早前消息显示,在产科,35岁之后生子就算“高龄”。这指的是“生殖年龄”,意味着生孩子的各种风险会增加。

  2023年的一个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指出,相较于<35岁的适龄产妇,≥40岁产妇的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剖宫产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增加。

  即使能怀到生产,高龄产妇的剖宫产手术难度也会更大,术中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手术并发症等风险更高。

  如果高龄伴瘢痕子宫,术中易出现脏器损伤、出血等并发症,术后易继发感染、盆腹腔粘连,不得不接受再次或多次手术。

  马玲玲告诉“医学界”,考虑到一些极特殊情况,如果不得不高龄生产,夫妻双方都要提前评估自身条件,做好充分准备,加强孕前、孕期管理。

  “此外,高龄产妇的产检频次和项目会增加,格外关注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糖、甲状腺功能等指标。”马玲玲说。

  综合各种现实和难点,在国内法律和伦理环境中,女性要通过医疗技术达成生育梦,是有“条件限定”的,主要局限于卵巢早衰、卵子成熟障碍性疾病、癌症等导致非自然早绝经者。

  在我国,赠卵也局限于这部分女性。原则上,针对自然绝经后仍希望生育者,辅助生殖技术实施单位倾向于尽量劝退。

  这既是一种限定,也是一种保护。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 高龄妇女孕期管理专家共识.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DOI:10.3760/cma.j.cn113903-20240204-00060.

  2.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学组. 高龄妇女妊娠前、妊娠期及分娩期管理专家共识(2019)[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9,54(1):24-26.

  DOI:10.3760/cma.j.issn.0529-567x.2019.01.006

  3.李颖慧,等. 超高龄孕妇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中国现代医生. 

  DOI:10.3969/j.issn.1673-9701.2023.34.007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