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莫小视特朗普的努力
美国当前的债务规模已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但更令人担忧的是还在增长的趋势。截至2024年7月,美国联邦债务超过35万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德国、日本、印度和英国的GDP总和。这一数字从1980年代的1万亿美元、2022年的30万亿美元,到2023年底的34万亿美元迅速攀升。债务与GDP比率已超过123%,远高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建议的可持续债务阈值。
如再任由其恶性发展,这种国债状况必将演变为债务危机,危机导致的严重后果具体表现在:
利息支出飙升:预计到2034年,利息支出将消耗联邦收入的23%,超过社会保障成为最大预算项目。目前美国每天仅利息支出就达20亿美元。
挤出投资:高债务可能通过推高借贷成本、转移生产性资本来抑制私营部门增长。
通胀与美元动荡:持续的赤字可能迫使美联储通过印钞来货币化债务,引发恶性通胀。分析师警告,若外国投资者信心动摇,可能触发“美元危机”。
代际负担:美国人均债务达103,945美元,对后代构成经济和道德压力。 因此,尽管短期内崩溃的可能性较低,但美国债务趋势暗藏系统性风险。若不采取纠正措施,利息成本、政治僵局和全球金融变化的复合效应可能破坏经济稳定。正如彼得·彼得森基金会所言,这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道德失败”,将祸及后代,动摇国本。
主动改革对避免慢镜头危机至关重要。特朗普重新执政以来,人们首先看到他与马斯克合作推动的“大审计”计划和支出改革计划,虽然马斯克激进的非传统审计方法招致合理批评,但该计划如真能缓解债务压力,也会为美国带来若干积极影响:1. 推动迟来的财政问责 超35万亿美元的美国债务规模要求采取大胆行动。通过将审计塑造成一场针对浪费和腐败的“战时行动”,特朗普和马斯克的高调行动将债务危机推向主流舆论,迫使政策制定者和选民直面这一常被短期政治议程忽视的问题。联邦机构长期因低效备受诟病,马斯克的私营部门理念——强调精简运营和可量化成果——可能激发改革(如数字化落后系统或消除冗余岗位)。即使在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或卫生与公众服务部(HHS)合同审计中取得部分成功,也可能倒逼后续政府采取类似问责措施。2. 借力私营部门创新 马斯克的参与架起了政府治理与硅谷颠覆性思维的桥梁。他旗下的公司(特斯拉、SpaceX)是快速迭代和成本优化的典范。将这些原则应用于联邦采购或基建项目可能释放节约潜力(如重新谈判臃肿的国防合同或采用AI检测欺诈)。马斯克的影响力可激励企业领袖协作解决债务问题(例如通过税收优惠吸引企业投资基础设施现代化)。 3. 保护战略产业 他们对关税和补贴削减的关注虽存争议,但符合经济主权目标。限制中国电动汽车进口、减少对外国制造业依赖,可增强美国供应链韧性(这一教训来自疫情期间的供应链中断)。逐步取消小型电动车竞争对手的补贴或鼓励市场驱动的创新,而非依赖政府援助。特斯拉的统治地位可能推动全行业效率提升。 4. 重振国家信心 从象征意义看,其行动契合对党派僵局失望的选民。通过打击腐败(如外援项目中的资金滥用),审计或能恢复民众对政府管理纳税人资金的信心。该倡议将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基本盘与财政鹰派联结,形成兼顾国家主权与预算平衡的联盟。5. 刺激两党改革 即使审计遭遇阻力,它仍可能迫使国会行动。通过强制展开支出削减辩论,立法者或不得不触及“第三轨”议题(如福利改革)——这是可持续减债的前提。较小胜利(如合并重复机构或淘汰过时项目)可为更广泛的两党协议铺路。 6. 树立财政责任的全球领导力 若计划成功,美国可示范民主国家如何在不引发紧缩性社会动荡的情况下化解债务危机。主动的债务管理将安抚全球投资者,巩固美元储备货币地位。美国的批评者常将西方民主国家描绘为财政鲁莽者,美国的逆转将削弱此类话语的影响力。
尽管上述积极影响可能实现,但其成效取决于:
避免党派越界:改革应针对真正的浪费,而非意识形态上不受欢迎的项目(如社会保障网)。
作为综合方案的一部分:审计应作为工具之一,配合增加收入(如填补税收漏洞)和福利调整。
维护全球经济稳定:关税和补贴削减需避免引发贸易战或滞胀。
综上而论,特朗普与马斯克的倡议虽不完美,却为停滞的财政辩论注入了紧迫感与创新力。在最佳情况下,它可能催生向问责文化、效率意识和公民责任的转变——这些特质对在动荡地缘经济时代维系美国繁荣至关重要。正如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所言:“大国的衰落往往是一种选择,而非必然。”若以建设性方式引导,他们的努力或能帮助美国选择复兴而非衰退。特朗普在2025年2月15日通过社交媒体发贴称:“拯救国家的人不违反任何法律”(He who saves his country doesn't violate any law),某种程度展示了他与MAGA追随者们“爱国者”的形象,他们的努力是否属“爱国”,取决于对其动机的判断:他们优先国家长远健康,还是利用财政危机谋取政治经济利益?答案可能如债务本身一般复杂且充满争议,但这种扭转美国的决心和行动力绝不容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