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必然会让许多白领工作被调整,建议先下手为强
大模型必然会让许多白领工作被调整。建议积极学习大模型,调整工作流程,先下手为强
1. Deepseek已经开始让一些人丢掉饭碗,如跨境电商让大模型来当客服、调整关键词,传某深圳大卖基础运营团队缩减了40%。而这只是开始,根据人工智能已经实现的表现,我们可以很容易判断,一些人的技能真的不如免费的AI。
2. 现实其实挺科幻的。2022年底大模型出来了,2025年初Deepseek引爆中国本土热潮。一个东西,各领域无所不知、精通所有语言、聊天什么梗都接得住、写诗写文水平极高、数学可得奥赛金牌、编程超人类高手、推理过程严谨。这样的东西,居然是免费的,工业应用价格也很低。这怎么可能不冲击白领就业?老板们找到了用Deepseek提高效率的办法,就会发现许多白领工作真不需要了。现在还没扩散,只是因为老板还不会用。
3. 接下来,AI会两条路发展。一条,少数头部公司继续冲击AGI,提升基础大模型性能,开源公布成果(闭源会给别人机会)。另一条,大模型性能成本过了扩散临界点,全社会研发应用。很多公司会研究Deepseek和同类产品的API,提升公司产品性能,改变内部研发运营流程,竞争之下缩减成本。
4. 建议有学习精神的白领,积极使用大模型的复杂功能,不要只是写诗写文聊天,浅层应用不够。要学习高级功能,看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如何创新融入工作流程。够狠心,就“先下手为强”,向老板提出“我有办法让工作效率翻倍”,老板会给加钱,然后减掉一半人。
5. 好的一面是,大模型提高工作效率可以创造新工作。如开发API做聊天机器人,营销业务就打开想象力了。电影行业引入大模型,到微信上地推劝人看电影,每年票房1000亿以上。保险行业引入大模型,精准分析,制定营销流程,年销售额翻倍。营收增加,就可以多招人,会有不少新型服务业就业。
6. 还可以研究大模型的弱点,如它只会写诗、写命题作文、解奥数题拿金牌、对指定需求编程、高考满分、考博士。乍一看很厉害,但都是“低级思维”,没有灵魂,都是模仿,按套路做题,没有真正的创意。只不过模仿能力满级了,在“模仿思维套路”这事上,战胜了最聪明的人类。再聪明的人,考试也战胜不了它。
7. 智力一般的人,在一些与智慧有关的任务上,都能轻松战胜大模型。如写故事、剧本,让人们觉得有意思,有人类的生活、灵魂体验。再如和人沟通聊天,让人把需求精确说出来,大模型做不到。再如观察社会、数据,总结没人说过的新现象,给出背后的原因。再如发明新菜,或作为食客给出评价。人们可以发展这样的技能,不会被取代,最起码当吃货比大模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