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内卷,能帮助五粮液摆脱“老二困境”吗?
---------------------------------------
作者|贺谭呜
编辑|ki ki
2024年12月18日,五粮液经销商大会。会上,五粮液董事长曾从钦呼吁行业不内卷、不内战、不内耗。
五粮液1218共商共建共享大会
在白酒竞争白热化的当下,内卷还是不内卷,这个问题已经摆在了各大酒企面前,即便强如“行业老二”,五粮液也得正视这个问题。
毕竟,行业处于深度调整阶段,最近所有品牌的白酒都存在量价齐跌的现象。面对这种状况,没有一家酒企不焦虑。而五粮液更甚,一直保持高增长的白酒领军企业,突然放缓了前进步伐,2024Q3营收、利润增速均创近八年最低,五粮液的焦虑程度,比一众酒企有过之无不及。
不内卷,难以在消费低迷时期抢占市场,保持企业增速;内卷,失去的品牌力以后想要拿回来可就没那么简单了。五粮液会做出何种抉择?曾从钦给出了答案:不内卷。
拒绝内卷容易,拒绝内卷所带来的好处、不内卷之后企业难题如何解决对于五粮液来说可不容易。曾从钦明确表态,2025年要“两个破除”,即解决经销商盈利难题和千元价位段竞品纠缠的问题。可见,在提出不内卷之后,五粮液将着重从这两方面来摆脱困境。
但是拒绝内卷,就能改变五粮液的现状了吗?
01
—
从控价挺货到炮轰电商,
五粮液拒绝内卷
在2024年,五粮液为改善企业经营现状,提出的解决方案是”控价挺货”。曾从钦提出的2025年的两个破除,可能继续围绕着“控价挺货”来延续。
其中的逻辑很简单,在白酒消费减少、酒类产品价格下行时期,五粮液以减少供应以改善供需关系,进一步稳定产品价格。
具体效果如何呢?数据显示,2020年-2023年,五粮液的存货分别为为132.3亿吨、140.2亿吨、159.8亿吨和173.9亿吨。今年三季度,五粮液的存货继续上行,达到了175.4亿吨,同比增长12.22%,占流动资产比例达到了11.6%。
如果单看存货,大部分人会觉得五粮液的控价挺货政策效果不加,存货在继续上升。但是换个角度看看,五粮液在今年前三季度的销售毛利率达到77.06%,创下历史同期新高。
营收、净利润增速下降,库存增多,毛利率却大幅上升,这种“矛盾”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在五粮液的身上?很简单,就是控价挺货产生的效果。
首先我们要明白,价格倒挂出现的原因,本质上是因为经销商的库存压力太大,为了减轻库存压力选择降价甩货。那么解决库存压力的办法也很简单,减少对经销商的供货是最直观的办法之一。
所以从2023年底开始,五粮液就开始主动给经销商“减负”,主要诉求也很简单:产品销量可以减少,但是价格一定要维持住。这样做的结果是,看似牺牲了短期业绩目标,但是保证了产品利润率和品牌调性。要知道,对高端白酒来说,价格代表品牌,降价就是掉价,一旦掉价,丢掉的市场再难夺回。
同样的,今年以来五粮液频频“炮轰”电商平台,其实也是为了稳定价格、维护品牌形象所作的努力。
五粮液致消费者告知书
放眼2025年,五粮液大概率会延续控价挺货政策。
在销量稳定的前提下,价格挺住经销商利润就不会下滑,产品形象也能够得到保证,白酒老二的地位自然能摆脱竞品的纠缠。
但结果会如曾从钦想象的那么美好吗?在酒业资本论看来,五粮液还是没意识到根本问题。
02
—
对标茅台,
五粮液只甘心做白酒老二
自从被茅台力压一头后,五粮液的竞争对手,就只剩下了茅台。
不管是商业模式还是价格曲线,都是“摸着茅台过河”,其目的也显而易见,就是赶上茅台。
这一点在产品结构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五粮液除第八代五粮液(俗称“普五”)之外,还有对标飞天茅台的经典五粮液,和对标茅台年份酒的501五粮液系列,指导价也是全面对标贴身短打。此外,五粮液对低端市场也很关注,推出了一系列子品牌,包括五粮春、五粮醇、五粮特曲、尖庄等。
五粮液产品系列,来源:网络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虽然产品从高端到低端一应俱全,但是五粮液真正拿得出手的,还是只有普五,四五年前推出的超高端501五粮液和经典五粮液,销售情况并不理想,无法与茅台的高端产品竞争。
数据来源:五粮液2024中报
有位白酒爱好者告诉酒业资本论:“如果在五粮液的产品里选择一款酒送人,那一定是普五,因为普五名声太大了,而501虽然价格更贵,但是听说的人太少,担心送出去后别人不认识”。
产品结构吃了亏,价格方面也很被动。虽然五粮液是行业老二,但是价格变动还是得看老大的脸色,过去几年,五粮液的提价总在茅台之后,渠道比例的变动也是一样。但老二终究是老二,茅台提价提直之后,价格销量仍然坚挺,但五粮液却没有这么好的命,2023年以来的价格倒挂现象一直没有解决。
总的来看,五粮液在白酒发展的道路上,已经开始钻牛角尖了。
茅台何以成为白酒老大?无论是营销投入、文化赋能,还是开发新产品,都是创新之举。而五粮液处处对标复刻茅台,没有创新之举,又何以能打败茅台、甚至维持老二的地位呢?
03
—
昔日饴糖,今日砒霜
经销商模式是白酒行业的特色,不同的酒企其经销商模式也不一样,五粮液采取的经销商模式,是大商制+OEM模式。
大商制模式,亦称“总代模式”,这是一种由经销商主导的渠道(经销)模式。简单来说,五粮液以省或区为单位,指定实力强的大经销商来担任区域总代,然后由总代全权代理所在区域的产品销售活动(甚至包括定价权),并协助厂家管理部分小经销商或专卖店。
五粮液经销商模式
OEM授权贴牌,则是五粮液在1996年依托大商制、独创性推出的渠道模式。简单来说,就是由总代新创一个品牌买断经营,五粮液代为生产,总代负责贴牌销售,利润协调分配。公司仅对产品进行生产加工,品牌所有权归经销商所有。
“大商制”再加上“OEM”这种创新的渠道模式,五粮液可谓将经销商的资金、资源杠杆进一步放大到极致,公司以较低的渠道费用投入,实现快速铺市,将低端酒贴牌出售,快速抢占白酒市场。
同时,也帮助经销商实现了自己的品牌梦,极大激发了经销商积极性,在此期间涌现了五粮醇、熊猫酒、金六福、浏阳河等大批品牌,每一个总代代理一个品牌,高峰时期,五粮液旗下有上千个子品牌。
在前期,大商制+OEM模式为五粮液铺满全国奠定了基础。但在巅峰之后,经销商模式的弊端也显露出来。
一方面,过多依赖大商,公司对渠道掌控力下降,厂商议价能力较弱;另一方面,大量贴牌产品充斥市场,稀释了五粮液的品牌价值,阻碍公司进一步高端化的升级。同时,大商的地位过高,五粮液对大商的掌控又太弱,就容易出现为竞争对手培养经销商的现象,比如2012年银基倒戈,辛辛苦苦培育的大商成了茅台的经销商。
总的来说,五粮液的问题其实不少,但以上两方面的问题,是五粮液最根本的问题。如果不妥善解决以上两个问题,五粮液的增速还会继续下降,行业老二的地位也会受到冲击。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0月,五粮液发公告宣布,华涛获聘为公司新任总经理。12月30日,五粮液发布公告宣布,聘任陈翀、王源培为公司副总经理。
资料显示,“70后”华涛此前工作履历主要在政府部门,缺乏白酒行业从业经历,陈翀、王源培二位则在销售和管理部门任职,有丰富的产品营销及公司管理经验。
几位不同履历的管理层,在一起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就任之后,能否改善五粮液长期以来的困局?值得期待。
2022年4月,在五粮液的业绩说明会上,董事长曾从钦提出了“十四五”期间增长目标: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并在“十四五”期末(即2025年)达到千亿营收规模。
当前,正是五粮液正向千亿营收目标冲刺的关键时期,目前来看五粮液距离这个目标仍有较大距离,酒业资本论期待五粮液能在新管理团队带领下,迎难而上,顺利迈入千亿时代,也期待五粮液在正视自己的缺陷后,为企业和行业带来新的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