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皮肤反应而言,国家标准也不过是将纺织品进行分类
【本文来自《纺织领域除了天然棉麻丝之外就是化纤材料为主》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guan_16000444802638
化纤衣物,冬日穿起来放电连连,每次脱衣穿衣都感到恐惧。不仅如此,化纤织物还常让过敏的人们避之不及惹上皮炎,譬如如今人们常戴的口罩就是一种。
每种纺材都有优缺点的包括棉、麻、丝、毛,能放电的也不单是化纤,毛也是的。至于过敏嘛,人类彼此的体质不同对于环境都有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过敏是伴随着人的生老病死的,对于皮肤反应而言国家标准也不过是将纺织品进行分类。
《GB 18401-2010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是我国纺织产品的基本安全标准,该标准根据产品的最终用途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该标准将纺织产品分为A类、B类和C类三种类型。
A类,是指婴幼儿用品,是指年龄在36个月以内的婴幼儿使用的纺织品,包括尿布、尿裤、内衣、围嘴、睡衣、手套、袜、帽、床用品等。
B类,是指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是指穿着或使用部分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的纺织品,包括背心、短裤、棉毛衣裤、衬衣、裤、腹带、床单等。
C类,是指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是指不直接接触皮肤或者仅有很小面积接触皮肤的纺织品,包括外套、裙子、窗帘、桌布等。
纺材技术要求:
PH值:是指纺织品的酸碱度,反映了纺织品对皮肤的刺激性。PH值越接近人体皮肤的正常值(5.5),越有利于皮肤的健康。A类纺织品的PH值要求在4.0-7.5之间,B类纺织品的PH值要求在4.0-8.5之间,C类纺织品的PH值要求在4.0-9.0之间。
可分解芳香胺染料:是指纺织品中的染料在人体代谢或环境条件下,可能分解出具有致癌性的芳香胺化合物。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的含量越低,越有利于人体的健康。A类纺织品的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的含量要求不得超过20mg/kg,B类纺织品的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的含量要求不得超过30mg/kg,C类纺织品的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的含量要求不得超过70mg/kg。
甲醛:是指纺织品中的一种常用的整理剂,可以提高纺织品的抗皱、防缩、防霉等性能。但甲醛也是一种有害物质,过量的甲醛会对人体的呼吸道、眼睛、皮肤等造成刺激和过敏,甚至导致癌症。甲醛的含量越低,越有利于人体的健康。A类纺织品的甲醛含量要求不得超过20mg/kg,B类纺织品的甲醛含量要求不得超过75mg/kg,C类纺织品的甲醛含量要求不得超过300mg/kg。
色牢度:是指纺织品的颜色在使用过程中,对外界因素的抗变色能力。色牢度越高,说明纺织品的颜色越稳定,不易褪色或沾色,越有利于人体的健康和美观。色牢度主要包括耐摩擦色牢度、耐水色牢度、耐汗色牢度、耐光色牢度等。A类纺织品的色牢度要求最高,B类纺织品的色牢度要求次之,C类纺织品的色牢度要求最低。
但这只是通用分类要求,但不表示你这个个体的皮肤都能避免得了自己特定的过敏反应,当然也会有你自己的执念的心理因素导致的应激性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