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双一流”?是时候反思这个基本问题了
来源:中国科学报
文 | 操太圣(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
在国内高等教育领域,一个重大项目背后往往都具有相应的政策导向,“双一流”建设乃至日后的“双一流”扩容并不例外。而且,这种导向性很明显——通过官方认定,吸引更多国内高校不断提高自身科研以及人才培养水平,进而增强国家高等教育的整体实力。
近些年,伴随着“双一流”建设的不断推进,这种政策导向产生的正面效果日益凸显:更多资源投入高等教育领域,高校自身的发展积极性也被激发起来。然而,面对“双一流”未来扩容的大趋势,我们反倒应该回过头,反思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什么才是“双一流”?
“双一流”建设自诞生之初,就有两个不可忽视的关键词——中国特色和世界一流,这两者不可偏废。但在“双一流”建设前期,尽管国家层面一直在强调中国特色,并发出了“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倡议,但总体而言,国内高校依然更偏向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标准,比如对重要学科世界排名的重视、对研究成果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力的重视等。
这种情况的出现情有可原。
毕竟在“双一流”建设初期,国内高校首先需要具备进入“世界一流大学俱乐部”的资格,这种资格的获得又必须基于一定的世界通行标准,这就造成了国内高校有意无意地向“世界标准”看齐。但正因如此,“中国特色”便在客观上被某些高校所忽略。
“双一流”的扩容意味着将有更多国内高校获得发展良机,我国高校的整体实力也因此会进一步迈进世界一流。这种情况下,我们也应将关注重点向“中国特色”转移。
比如,在高校最本职的人才培养工作上,未来的“双一流”高校应怎么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按照党的二十大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殷切期望,“双一流”高校作为头部高校,应如何承担起“探索者”的责任,通过人才培养给出“卡脖子”问题的终极解决方案?这是一道非常重要的命题。
在科研领域,在国家大力倡导有组织科研的大背景下,高校科研早已不是教师“从兴趣出发”这样简单了。从科研项目竞争、管理等各环节看,“双一流”大学无论从规范度还是整体实力上都具有明显优势,其承担的国家重大项目也比较多。但目前很多项目中的个人作用仍然被放大,大规模聚焦国家发展重大需求的集体攻关模式尚未完全形成。
事实上,放眼世界范围,在我国高校逐渐摆脱“追随者”位置的当下,“双一流”高校承担的历史使命也有所不同。
如果说在此前阶段,我们是按照已成型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标准衡量差距,以及思考怎样弥补差距的话,接下来,我们需要聚焦自身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以及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大学应该扮演的角色,并在此基础上规划“双一流”大学未来的发展路径。
总之,面对“双一流”扩容的大趋势,如果高校仅仅从功利性角度,着眼于如何分一杯羹,“双一流”的政策导向作用便不能发挥;相反,我们要让高校明白其进入“双一流”后所需要承担的责任,并适时转变发展思路,由此才能真正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