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场“代炒”火了,是真风口还是伪需求?
最近,很多地方的一些菜市场出现了一种新业务:菜市场代炒。
顾名思义,就是在菜市场自己买菜,然后在代炒菜档口交一点加工费,就能得到一份新鲜、热乎的现炒饭菜带回家。有的代炒档口还设置了就餐区,顾客在菜场直接就能实现买菜、炒菜、用餐一条龙。
这听起来有点把餐馆搬到菜市场的感觉。网上对这种模式则褒贬不一,有人认为市场需求很大,是个风口,有人却认为这就是个伪需求。
1
“菜市场代炒”火了
央视新闻近日报道,“菜市场代炒菜”服务已在上海、浙江、江西、广东等地出现。这其中,有的菜场商户是捎带手做一下,也就不讲究什么收益;有的则是正儿八经地把它当成个事情,办起了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卫生许可证等证照,开门迎客了。
在“代炒”的费用方面,有的商户按素菜一份6元、荤菜一份12元来收,有的则把起步价设在10元。
关于菜市场代炒火起来的原因,餐宝典分析师认为有这么几点:
一是跟预制菜有关。代炒的菜是自己买的,洗、切、炒的过程也都清清楚楚,既新鲜又有锅气,跟下馆子和点外卖相比,完全不存在预制菜方面的顾虑。
二是满足了现代生活快节奏的需求。对于忙到无法亲自下厨的人来说,他们只需在菜场购买新鲜食材,然后支付一定的加工费,就可以在短时间内享受到美味的家常菜,从而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三是政策的推动。多地政府对菜市场的改造升级力度不断加大,传统的菜市场如何向“农贸市场+”转变是个值得探索的方向,满足了部分市场需求的“代炒”就此成了一个抓手。
总而言之,市场有需求,政策在推动,商户有收益,三方合力促成了“菜市场代炒”的火热。
2
代炒难普及
“代炒”服务很好、很便利,有真切的市场需求,那么能不能普及呢?
比较难。
在餐宝典分析师看来,首先,很多菜市场是不具备这个加工环境的,不少人对菜市场的第一印象是脏乱差,还很拥挤。如果要改变这种印象,就要升级改造,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
第二,去菜场的是什么人呢?大部分是会炒菜、会做饭的人,他们绝大多数时候会选择自己下厨,而非假手他人。而那些真正不会做菜、不想做菜的人,他们是压根连菜场都懒得去的。
第三,代炒要收单独的加工费,如前所说,有的代炒价格,素菜6元,稍微复杂一些的荤菜小炒12元。而经常去菜市场的人,有很大一部分是年纪比较大的人,这个群体对价格非常敏感。吃个小炒还要另付12块钱,他们会觉得不划算,何必费这个钱?
第四,即便是对价格不那么敏感的青壮年,很多人也会觉得“代炒”麻烦,多此一举。同样是要掏钱,我为什么不直接下馆子,或者干脆点外卖呢?买菜、等人做菜不要时间吗?
所以,代炒这个业务虽然看上去比较有新意,但bug也很明显。
3
结语
“代炒”其实不是个新事物,一些海鲜水产市场的代加工就属于此类。必须承认,菜市场代炒这种需求是真实存在的,只要能做到好吃、实惠、新鲜、高效,那也不愁没有客户。但是,要说它是个风口,却也未免言过其实。
至于有人说菜市场代炒会吊打外卖,那更是想多了。还是那句话,点外卖的人他连菜场都不愿意去,试问“代炒”怎么能做到他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