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cosplay都是叛逆、精日、娘炮、LGBT的现实,足以让我们清醒
【本文由“西方朔”推荐,来自《严重毒害青少年?一地教育局禁止学生玩cosplay,合理吗?》评论区,标题为西方朔添加】
- 吉波尔战争祭司
cosplay的底层逻辑是“共同的文化认同(主要是亚文化)”,可以说本身cosplay就是一种基于共同或近似的文化认同圈子,来展示个人文化认同, 获得认同和共鸣的的社交活动、行为艺术,满足了参与者的群体归属感和自我情绪价值,是伴随着社会和文化传播发展产生的,可以说是一种有内生动力的泛共同爱好者圈子的相对松散的聚会,cosplay的生命力在于文化传播和认同。应该说伴随着亚文化和cosplay的兴起,确实产生了一些不好的现象,但那些不是cosplay的本质。
问题在于,不要以缺乏逻辑的老眼光看待新事物,老思路接受不了不代表他没有生命力,人口在更替,时代在进步,玩法在变化,一些老一代片面、静止、傲慢、狭隘的思路已经不符合社会发展了,很多情况下不适应、不列举、不接受而喊打喊杀、强调理由、自说自话污名化很多也只是边缘化自己而已。新生事物不见得都积极也不见得都消极,很多具有复杂性和时代性,关键是要把人当做一个活生生的人,把人当做一个在当前时代的人,把人当做一个有种着各种物质和精神需求的人,看清某种新兴事物的于人群的作用再说话。
可惜无论怎么从起源从初衷来解释的天花乱坠,也改变不了大多数cos都是叛逆、精日、娘炮、LGBT的现实。尤其是这些浮于表面还没有形成稳定三观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