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慎用“官员型”学者

近年来,许多高校在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过程中,纷纷引入了不少官员担任学术职位。这些官员进入大学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退休后被返聘,有的是兼职,还有的是辞去官职后直接任教。高校之所以看中官员,往往是因为他们具备广泛的人脉和资源,能为学校带来项目和经费支持。再加上国外一些学者从政、政界人士进入学术界的成功案例,似乎让这一做法看起来合理而双赢。然而,在中国的实际环境中,从官场聘用教授虽能在短期内带来一些资源,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做法不仅难以促进学术发展,反而可能对一流大学建设造成隐患,甚至带来巨大的损失。

笔者曾在一所著名高校负责筹建新学科,对从官场聘用来的所谓“官员型”学者有着直观感受。一般这种“官员型”学者有三个特点。首先就是“假”,大约是长期身处官场的缘故,“官员型”学者做人都很假,经常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口中甜言蜜语,背后惯用绊子,美其名曰“领导艺术”。笔者遇到的这位“官员型”学者,就曾明目张胆地要求使用公款购买接待用酒,被笔者否决后,一方面大唱要保持“风清气正”,一方面又不断给人扣帽子穿小鞋,充分展现了官场中的丑陋手段。

“官员型”学者的第二个特点,就是“虚”。他们之所以能够被大学聘用为教授,就是在任官员时发了不少“学术”文章,当时即被称为“学者型”官员。但需知“学者型”官员即便华丽转身为“官员型”学者,也难掩他们学术水平的不足。如果用之前广泛采用的H指数评价学术水平,他们当官员时发表文章的水平不过是一个博士后的水准,但后来的“破五唯”反到为之提供了某种掩护,他们凭着在任官员时积累的所谓人脉,往往能得到不错的同行评价,以此来掩盖他们真实学术水平的缺陷。笔者遇到的这位“官员型”学者,其指导的研究生论文被抽查出不合格,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官员型”学者的第三个特点,就是“拖”。这一点可以理解,毕竟长期在官场养成的习惯,说话小心,能不干的就不干,能不写的就不写,能不批的就不批。无论是学生递交的学术论文,还是上级要的工作报告,总是拖拖拉拉,到了最后期限也交不上去,即便必须下笔,也就是改改标点符号而已。

综上所述,“官员型”学者虽能短期为高校带来某些外部资源,但其虚假、学术虚浮和办事拖拉的特点,严重阻碍了大学的学术进步和创新。因此,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需慎重引进这种学者,以免为长远发展埋下隐患。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