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合作终将走出新型国家现代化之路(评论员观察)

文 | 京畿部长

​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于9月6日在京闭幕,这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后首个主场外交活动,53个非洲国家元首齐聚北京,吸引全球目光。在本次峰会上,中国给予了非洲“福利大礼包”,也就是在未来三年时间里,将向非洲提供3600亿人民币的资金支持,同时,有33个非洲不发达国家外贸产品优惠甚至零关税。

500

不仅在商业领域,技术领域中方同样诚意满满。在开展绿色发展伙伴行动方面,中方愿在非洲实施30个清洁能源项目,包括建设气象早期预警业务平台,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同时设立中非和平利用核技术论坛,开展卫星遥感、月球和深空探测合作,助力非洲实现绿色发展。

面对中国的全力援助,有人不禁发出疑问。我国目前仍属于发展中国家,如此不遗余力的对非洲开展商业和技术领域的全方面合作是为何?是否真的有必要。要回答这个问题,不仅要看历史,也要看未来。

十八世纪六十年代,随着工业革命在西方国家的兴起,人类进入现代化时代。面对工业革命带来的超额利润和丰硕成果,西方文明开始在全球殖民,美其名曰是寻找资源和市场,其实就是依靠殖民进行残酷掠夺。不可否认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成就,但这里面有一半充斥着亚洲和非洲国家的血泪,也导致了部分亚洲国家和非洲国家一直贫困至今。这种发展路径,被一定程度上理解成为了国家强盛的必经之路,也就是西方国家的霸权主义,一直以来被西方学者和政治家奉为圭臬。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贸易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现代化已经成为了当下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主流。再不会有一个文明是孤岛,我们都住在一个地球村。所以广泛和外界产生交流和联系是极其重要的。我们不能因为非洲暂时的贫困而去忽略其未来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制造的引擎再强劲,不仅是要带动国内,更要带动非洲的发展,这样就能够拥有更多的资源,创造更大的市场。所以南南合作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直以来,中国对于非洲的援助都是以贷款的形式。不同于世界银行这种机构对于国家的贷款项目,抛开耗资巨大的基建项目,中国对于非洲的贷款援助在一定程度上也避免了他们落入“债务陷阱”,尤其在本次开展的清洁能源项目就是关键。

目前对于我国而言,强大的制造业能力和旺盛的产能需求中间需要无数的项目来进行支撑。当前,非洲各国不仅工业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不一,区域发展差异也较大。据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22年非洲能源展望》报告,截至2021年,非洲有6亿人无法用上电,即43%的人口没有被电力网络覆盖,其中5.9亿人生活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又因为基础设施投资的不足和技术人才短缺,导致非洲一直迟迟未能敲开现代化的大门,而这一切,恰恰对于中国而言是巨大的优势。非洲需要中国的绿色能源解决方案,中国也需要非洲的资源和市场。

现在西方各个国家采取贸易保护主义,导致我国工业品的出口受到严重影响。但西方不亮东方亮,和非洲的合作给了我们对未来的想象。中国的电池、新能源汽车、钢铁等材料和商品正是发展中的非洲所需要的,即使目前说完全替代并不现实,但因为南南合作就会让中国的制造业不会停下脚步,并继续发力继续进行技术积累和弯道超车,这种互补,都会给双方巨大的发展机遇和发展动能,这就是我国对非洲进行援助的真正意义。

西方国家的崛起不论是过去和现在,都充斥着零和博弈的思维,所以我们也不会希望他们在未来有什么改变。国家的发展和强盛从来都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中国一直在坚持走自己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现在也带着更多志同道合的国家去探索这条新路。这个道路没有压迫、剥削和痛苦,只有平等、自由和双赢,中非合作终将走出新型国家现代化之路。

【流程编辑:刘佳佳 07554】

本文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新华社。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