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的问题和发展思路

一、问题

1、悲惨的足球花骨朵

中国小孩子搞足球是一条单行道,上去就回不了头了。

只要选择学足球,就意味着必须放弃普通人上学就业的那种生活,只能一门心思奔着职业足球而去。踢出来就是精华,踢不出来就是废渣。废渣的下场,就是被圈子和社会同时遗弃。

关键最恶心的是,这条单行道并不免费,而且贵到一般家庭根本都承受不起!

高成本高投入高风险,换成你是一名理性的家长,你会让你家孩子走上这条路?这特么简直比混黑社会还要操蛋!

2、青训体制不合理

绝大部分足校日子并不宽裕。基本上很难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运作模式。主要收入来源,一是靠学费,二是靠卖球员。

同时足校支出方面,大多需要包含训练师资、食宿、场地装备、比赛等方面的必要成本。因此导致了孩子学费死贵死贵,足校仍然入不敷出。

3、青训理念走偏了

一名优秀足球运动员所需的素质,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A、可以完全通过训练加强,比如体能。

B、可以通过训练加强,但效果有限。比如临场心态、场上视野大局观、球感、盘带熟练度等。

C、无法通过训练加强,也称为天赋或者先天条件。比如意志、身体协调性、反应速度、攻防意识、各种判断和思考能力、基础速度、肌肉力量和身高等身体条件,对待足球和团队的理解和态度等。

目前从国家队的表现来看,中国足球主要欠缺的是第三类无法通过训练加强的部分。当然,前两类也有很大发展空间。

因此反映出来的问题就是,他们并没有找到最适合踢足球的那部分人,或者说根本就没有奔着这样的目标去选人。毕竟中国有14亿人,没理由找不到。很多教练从十岁以下就开始培养孩子的具体战术能力,简直是扯淡。结果就是成年国家队的战术执行能力基本归零。

二、青训出路

1、要确保足球不是一条不归路。

可上可下,即使没踢出来,也不影响继续学业和就业。这主要是通过严格选材和科学训练来实现。

2、把孩子学球成本降下来。

入门级学球要让家长承担的起并且愿意去承担。地方精英及以上级别的培养完全实现免费。彻底消除家长的经济负担,从而扩大选材面。

3、基础足校的职能和运作模式

基础足校更多承担入门级培训,让孩子爱上足球,判断孩子到底适不适合踢足球。这部分可以市场化,但要确保可持续发展。

4、精英以上级别的青训理念

从各年龄段选材标准、培养目标等理论方向上加强研究。

这一点尤为重要,但我们国家足协貌似极其不重视这个。各家足校都是跟着教练感觉走,而足球圈里人自古以来就没文化,所以,,,

一项运动搞的不好,最直观的因素,就是业内教练员水平差,专业理论水平低。教练员是不是有过职业经历并不重要(如果不走关系的话),重要的是他的培养训练方法是否科学!

反正别再出现幼儿时期苦练战术套路,然后到成年国家队里练接传球了,,,

5、钱从哪里来?

从目前公开的反贪信息来看,足协和足球这项运动并不缺钱。至少在青训这个命题上,他们完全具备相应的资金实力。毕竟国家和省市级精英青训,不会再有很多人了,通过严格的遴选坚持优中选优,人员规模应该是能够控制的。

PS:精英级运动员的评价和筛选,不能交给地方来操办,地方负责培养和组织,谁能成为培养对象,由顶层负责!这样抓贪腐也目标明确。

6、最后的形态

入门级市场化,终点侧是各级职业化。中间是国家统筹的专业化梯队。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