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事能成为话题映射的是时代的变迁

【本文来自《如果社会普遍是下铺随便坐的话,买了下铺的人为啥要买下铺,心里不膈应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这种事能成为话题映射的是时代的变迁。

硬卧的下铺白天确实是上中下铺都可以坐的。至少以前乘过的都是如此,从来不成什么问题。

应该说,硬卧就是这么设计的。一侧是上中下三个铺位,两组铺位构成一个开放隔间,中间有一张与硬座一模一样的小桌。另一侧是一条狭窄的过道。过道一侧有折叠椅,但坐在那边显然不太舒服与方便。为啥会有这个折叠椅位置呢?个人推测,因为中午六个人如果都饿了都要吃泡面,床铺那侧那个小桌实在不够用。不过这种设计本身就说明,下铺在白天是共享空间,因为六个人只配备了两个折叠坐位和一张小桌。。。嗯,应该还有两个暖水瓶。。。处处体现出设施需要共享。

硬卧的设置本身就是在数十年前那个物质条件下,大家基于当时的默契,可以很好地使用有限资源的一种安排。

票价由下向上,越来越便宜。上铺最难爬,除了躺在上面,其他的基本做不了。中铺攀爬难度有所降低,身材小巧的打个坐也是有可能的,但上铺上下都会在此借力。下铺最方便但白天需要与人共享。所以,爱干净又身体好的话,就选上铺。年纪大的必然优选下铺。中铺如其名,不上不下。

都坐在下铺时,靠窗位肯定是下铺坐的。剩下的位置中铺和上铺随意。不过,以前硬卧票价相对工资水平来说不便宜,很多是长途出差的,或者年纪大的人长途出行。大家不是亲戚就是同事,或者都是企事业单位的,聊两句就能聊出共同的熟人那种。以前大家通常白天坐在下铺聊天。不知道现在硬卧下铺还是社交场所不。如果下铺坐的六个人互不言语,全程看自己手机的话,确实比较诡异。

前一段有一个同事也是在硬卧上因为放置行李与人起了冲突。

人的行为模式已经变了,但硬卧的结构还数十年前的样子,难免矛盾增多。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