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建业说35岁失业让人们不敢生育,这确实是比房价、育儿成本更本质得多的问题

#戴建业说35岁失业让人们不敢生育# 这确实是比房价、所谓育儿成本(如辅导班价格)更本质得多的问题。所以,生育率下降的趋势也不大会因为房价下跌或双减而真正扭转。

如果说世纪之交工业城市的大下岗在一定程度上让城里的人们认识了“如此生活三十年”之后的“另一种活法”的话,近些年来的三十五失业已经将下岗大潮常态化了。

国企事业单位用劳务派遣减少责任、辅警承担为数不少的基础工作但待遇相对很低再加上非升即走和中小学教师“退出机制”,正在更多的行业中实现着就业和失业的灵活化,让下岗不再只是产业工人的命运(有一些产业工人其其他基层劳动者已经直接走向日结了)——这一点其实是好事,对劳动者是有教育意义的,特别是有助于减弱自由派虚无思想对我国“知识分子”的长期控制。

当一个人不知道三十五岁之后应该做什么、能最什么时,他就有更多的理由抛弃社会和家庭赋予他的责任感。当人觉得自己不管之前如何努力、接受过什么训练,都可以被以各种理由(包括而不限于你不够优秀、别人更优秀、别人更能加班、他KPI更高或我只是想维持一定的失业率以保证工人阶级的危机感)——特别是年龄本身这个理由——随意抛弃时,我们如何期望他继续坚持集体主义观念呢?这必须是经过严格地自我教育之后才能延续的,不大可能是自然的反应。换言之,不可能让他觉得自己在为社会为国家为人类的延续做什么,甚至不可能说服他自己对抚养自己对父母有什么情感责任。

这种状态下也不大可能做长远打算,因为有现实层面的限制。长期以来的观念是有房才能结婚生子,欲成家先立业——三十五岁失业的人怎么继续还贷款?这当然也给了人们不婚不育的理由。

现在能改变的就是让一些人的思想欧美化——有一些人说,中国男性应该“睁眼看世界”,你看外国女孩不要求必须买了房子再结婚。先不说这是真是假,关键是,当年轻人买房子供房子的可能性较低时,当没有人还有固定工作和“编制”概念时,在城市里结婚前人们的要求的确会下降。并不是人家不希望有房有车有固定工作再结婚,是因为资本主导的工业化社会并不允许大部分人在年轻时具备这个条件,人家能延续下来的平民阶层已经有心理准备了。

我们还没有,我们还有一代比一代强的惯性想法——毕竟延续了三四代人了。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无限合理化当代年轻人的不婚不育。我的想法一直都是:无论条件多差,无论与预期差多少,都应该从个人情感和生物本能的角度去相对自然地去看待这个问题,不要幻想用多么精细的方式与养孩子,给孩子花点时间,花钱其实没有那么重要。

因此,我在毕业之前就要了两个孩子,至今没有自己名下的房子也并没有真正稳定的工作。我觉得孩子给我带来的责任感和对长远的期望,反而抵消了我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至少多了一样确定的事情,即无论如何得让他们长大,无论如何要训练他们尽量自理、自立。

我们作为普通人,理想条件不是等来的,因为很可能在这辈子永远也等不来。何必在别人为难自己的时候,用自残的方式“报复社会”呢?在这种情况下,更多的“自由”也不过带来更多迷茫。

去年,我的一位中学同学经历了一些与工作有关系的难题。与此同时,他们夫妻三十五岁,孩子马上要出生。他并没有因此绝望,峰回路转,他找到了延续工作的方式,并且终于回到了天津组建新团队,现在肩负起了带孩子和工作这两项职责。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幸运。不过,有孩子之后至少给了我们不放弃了理由吧。大不了自己干点什么,不偷不抢都不丢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这当然不是最理想的状况,但理想状况也不是等来的。至少不要人家想让你怎么样你就完全被动接受即可。绝大部分雇主都希望你把一切精力和时间都放在他的事业和前途上。我们过得像正常人一点,本身就是一种抵抗了。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