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孔子的思想,他不太可能让贤王愚弄“国人”引起更大的社会矛盾

【本文来自《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是有觉民,还是愚民?》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关于这句话的争论由来已久。由于春秋时期的文献没有断句,这句话就有了很多不同角度的解读。我理解要分辨孔子这句话的本意,首先要代入春秋时代的历史背景。

首先,孔子这句话中的“民”,并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老百姓”。当时的民,是指居住在城郭之中的非贵族成员,也就是所谓“国人”,大致上就是家臣、属官、门客、工匠、商人,“国人”名义上是从属于国君的,这个阶层也是当时中下层官员和军队的主要来源。对应的贵族是指商、周时期有分封的古姓直系血脉,贵族把持的是最上层的权力。而一国之中只有国人和贵族才拥有政治权利。另外就是“野人”指的是居住在城郭之外以家族、村落为维系的人,在春秋时代,“野人”是没有政治权力的,更类似农奴,只从属于封主。

所以可以看出,这句话中的民是拥有相应权力的,他们其实是当时一股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这股力量一旦聚集起来甚至是可以驱逐国君或者贵族的。

其次,周朝到了孔子那个年代,周王、国君、贵族和国人之间的矛盾已经非常尖锐了。周王的命令国君可以毫不理会,贵族可以刺杀或者架空国君,国人可以驱逐封主或者国君,国与国之间可以相互攻伐。在孔子看来制度已经乱套了,君主和贵族不够贤明谦逊,“国人”对君主和贵族充满猜疑和不信任,所以社会才会动荡,“民”这个阶层的生活苦不堪言(孔子自己就是属于“民”这个阶层的)。孔子是以仁与礼作为其核心思想的,以孔子当时的社会地位(有古姓血脉,但并非直系贵族)传播其思想的主要手段就是教化,所以才会有“有教无类”的说法,也就是说孔子立足社会的根本是传播知识而不是封锁知识。

到这里,其实就可以试着解读这句话了。“民”,国人;“可”,认可;“使”,让他们;“由之”,顺其自然接受;“知之”,明白其中的道理。国人只有认可国君(贵族)的决策,才能让他们顺其自然的接受,国人如果不认可决策,就应该通过言传身教让其明白,这样决策才能顺利推行(而不是强制引起矛盾)。

要知道句话出自《论语·泰伯篇》,这一篇本来就是儒家与贤王的对话,以孔子的思想核心,不太可能让贤王愚弄“国人”引起更大的社会矛盾,反倒是建议贤王以身作则教化天下更合理一些。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