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家曲线私有化“拉链第一股”计划流产

500

国研融生智库 杜一用

“拉链第一股”两天前收到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表明,创立了浔兴拉链的施能坑兄妹,实际上在悄悄推进一项曲线私有化计划。只是这项计划最终流产了。

500

1988年,慧眼独具的施能坑从泉州发达的鞋服产业中看到了拉链的刚需,带着兄弟姐妹在晋江创立了浔兴拉链。2006年浔兴拉链在深圳中小板上市,成为“拉链第一股”。到这个时候,全球拉链行业已经只有日本YKK还能打了。

令外界颇为费解,就在浔兴股份如日中天的时候,施能坑兄妹却突然把上市公司实际控制权给卖了。2016年,施家兄妹以25亿元的价格把25%浔兴股份连同实际控制权,一并转让给了天津汇泽丰,手里只留下7.38%浔兴股份。

500

这让外界多少有些看不懂。浔兴拉链上市以来,除了2008和2012两个年头以外,一直到2016年,都保持着20%以上甚至高达70%的增长速度。把控制权转让给汇泽丰这一年,浔兴拉链的净利润更是创下历史新高,第一次突破1个亿。

当时外界普遍猜测,这是施家兄妹想套现离场了。浔兴拉链披露《告知书》后,外界终于看明白,原来是施家兄妹选择了一条曲线私有化“拉链第一股”之路。

根据浔兴拉链最新公告,施家兄妹转让浔兴股份时,还与汇泽丰私下签订了一份补充协议,约定汇泽丰完成股份转让后即向浔兴股份注入资产,并在股份转让完成1年内,将拉链业务的全部资产和负债出售给浔兴集团。

500

那意思很清楚,汇泽丰要借壳上市,施家兄妹只是把浔兴股份的壳卖给了汇泽丰,上市公司的拉链资产包括负债,回头施家兄妹都要再买回来。这基本上可以视同浔兴股份的私有化,无非因为市场不一样,施家兄妹采取了一种更适合A股并且对自己更加有利的方式。

美股和港股私有化不时有之,比如同为泉州企业的达利食品去年才从港股私有化。但在国内A股,目前只有经纬纺机主动从中小板退到新三板。达利私有化是觉得港股的市盈率太低了,根本就不具备再融资功能,达利股价早就跌破了发行价,这种情况下私有化当然划算。A股估值则普遍偏高,即便现在处于相对底部的浔兴拉链,也还有18倍的市盈率,仍然高于发行价,选择退市私有化代价太大。这可能也是A股鲜少有人私有化的原因。

500

施家兄妹无疑选择了一条相当迷惑的私有化路径,只是浔兴股份在他们转让实际控制权后就失控了。

根据过往公告,控制权转让后,汇泽丰倒是很快兑现了资产注入的承诺,马上收购了在新三板挂牌的跨境电商企业深圳价之链65%股权,并在2017年9月完成了这笔交易。但这笔交易显然达不到资产置换的目的,价之链的财务数据甚至在2023年报中都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500

后来的剧情并没有顺着施家兄妹编好的剧本走。

汇泽丰拿到浔兴股份后,马上将股权全部抵押用于融资。按照《告知书》的口径,为了避免质押的股票被平仓,汇泽丰的实际控制人操纵浔兴股份价格,在37个交易时间里,动用25个账户,把浔兴股份的股价从13块拉到了16块。

这还没完。因为无法按计划筹集资金补仓,汇泽丰又以重大资产重组为由,申请停牌,冻住股票价格。

浔兴股份的过往公告可见,由于汇泽丰迟迟拿不出重组方案,公司随之推出了向施家兄妹出售拉链资产方案。但很不幸,浔兴拉链的资产出售方案一公告,马上收到了深交所的《重组问询函》。2018年9月,浔兴股份的所谓重大资产重组被迫终止。

500

复牌后的浔兴股份以七个跌停作为对虚构重组的回应,不仅汇泽丰的托市计划流产,浔兴股份向施家兄妹出售拉链资产的计划也因此搁浅。这个时候可以想象得到,施家兄妹向汇泽丰转让实际控制权之后,拉链资产要不要卖,怎么卖划算,已经由不得施家兄妹当家作主了。

浔兴股份的违法违规者最后都受到了严惩。由于没有披露补充协议这码事,并且在2016和2017年报里一直声称汇泽丰的实际控制人是王立军,而根据证监会的调查结果,汇泽丰的实际控制人其实是黄宁杰。存在信披违法违规,浔兴股份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在证监会的《行政处罚告知书》中,虽然有两位施家成员也受到了处罚,对施家兄妹来说,浔兴股份的控制权转让至少目前为止从账面上算还是值得的。

500

施家兄妹在浔兴股份的控制权转让中不仅利益没有受损,反而大赚特赚了。当时向黄宁杰转让的股价大概是12元,今年2月股价最低跌到了3.84元。看到曲线私有化无望,施家兄妹转向增持浔兴股份,目前持有的浔兴股份已经将近20%,是公司的第二大股东。与当时出售的股份已经差距不大,买回来的代价却是低了很多。

现在的施家兄妹或许就在等汇泽丰重新把控制权转让的机会,汇泽丰所持有的浔兴股份仍然处于质押状态,施家兄妹重新买回不是没有可能。

浔兴股份的业绩一直表现不差,最近两年净利润都在1个亿以上,今年上半年已经预告可能出现翻倍暴涨。一直没有放弃浔兴拉链资产的施家兄妹不可能不知道“拉链第一股”的价值。

500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