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绮山北永安河畔消失近百年的“司马祠”
文/江苏江阴市潘明山
数说江阴市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很多,其中春秋时期有楚国贤相春申君、三让王位的延陵季子,宋朝有枢密使葛邲、太常少卿丘崈等。但他们中有不少都是没有实权的文臣,靠着自己的真才实学从小县吏行列中走出来,文武双全的也就只有明朝徐晞一人而已。
徐晞原先是直隶江阴县一小吏,并不是以科举入仕,他凭着自己的卓越才能和智慧,工作非常出色搏得上司的信任,在明永乐年调任工部参于营建紫金城。原本他一直从事的是文职,因在工作中屡出奇谋办事精干,皇帝很看重他,宣德年间被调任兵部。
俗话说得好是金子到哪儿都会发光的,正统年间为平麓川苗人叛乱,在随军督办粮饷时,苗人凶狠狡猾,把大象训练成象阵作战,朝廷的大军惨败。正当领军主帅一筹莫展之际,徐晞闻知后提出了一个奇计。就是让随军工匠铸造出一批真人大小,里面空心的铜人,外形都是模仿明军士卒,组成一个“铜人阵”。对阵时里面放木炭烧得滚烫,出其不意地排放于阵前。
开战了,只见敌军的战象凶猛地冲过来,用长鼻卷起了滚烫的铜人,结果痛得撕心裂肺,掉转头对己方阵形横冲直撞,叛军将士死伤惨重纷纷投降。捷报传到京城明英宗大悦,因功晋升为正二品兵部尚书,徐晞一生中充满了精彩,但许多故事仍待后人发掘。
时光飞逝,即便是这样的传奇人物,也没能逃过岁月的侵蚀,徐晞与家族早期历史遗迹,在漫长的岁月中,几乎被损毁殆尽,如今的人们,对他的记忆已经不是很清晰了。
前些日子,我一时兴起,翻了翻清道光年重修的《江阴县志》,在绮山镇王大村的七里庙东侧,黄家巷的桥头旁边曾经有一座“司马祠”,旧址位置正是在今天的铁路以东,澄杨路以北的江阴市阳光汽车城北片区身底下。这片区域,就是徐晞的家乡,附近还散落着徐晞和徐氏家族的坟。
“大司马”,是战国时代就有的一个职位,掌管全国军务,职责与后来的兵部尚书差不多,到了宋朝,已经成为了一种贵族的别称,只有兵部尚书才有资格获得。“司马祠”应该是为了纪念曾经担任过兵部尚书的高官而修建的,江阴历史上只有明朝徐晞和清朝曹毓瑛两位兵部尚书,但当清道光年间江阴县志编撰的时候,曹毓瑛还未入仕,后清朝又将他的祠堂设在了江阴市周庄的繖墩,而且清王朝是不可能为一个明王朝官员歌功颂德的。所以绮山北永安河畔的这座“司马祠”,应是明朝廷为了纪念徐晞而修建的。
为求证这一点,笔者查阅江阴《绮山徐氏族谱》写:始迁祖徐大年携子天麟迁绮山北麓永安河亭坊。正如它的名字一样,这里曾经有一座亭子,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永安河已经被填没了,永安河的亭子也早就不见了。
翻阅明嘉靖年重修江阴县志得知,原江阴县昭闻乡下辖的绮山镇境内,曾有一个地名叫“河亭街”,从字面上可以看出是河道附近建有亭坊的小村街,两者之间好像在默默地诉说着什么关联。这个地方在观(贯)庄、北湖里、黄家(巷)村、惠家村(后几次更名为:彙选村、汇选村、会选村和贤选村)、曹家村,周家场附近,虽然河亭街地名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就消失,但是其他几个地名一直保留至2000年前后。
1990年代江阴市要塞镇的地形图上,永安河(绿线)从江阴市东门引出,分为两条支流,其中一条经璜大村、七里庙以北、黄家巷以南,从西北方向东南直抵绮山以东
白屈港的。我看到永安河和南北走向的永定河交叉的地方,黄家巷东南侧原来是一个被拆除的“徐山村”,经过位置比对,与县志中记载的“司马祠”重合。
再查《江阴县志》秩祀录记载:徐司马祠在绮山北麓,祀明兵部尚书徐公晞。进一步证实了我的推测,原永安河与永定河交口处,徐山村的那座司马祠,确确实实是明王朝为专门表彰徐晞的功勋,而建的“徐司马祠”。
江阴县志上的“状(撞)山泾”地名,消失百年后终于找到线索了,“绮山徐氏宗谱上”祖坟图中,有“徐山村”的标注,它在尚书坟北,永安河北岸,,黄家巷东,图中画出,”撞山泾”河道在尚书坟西,呈南北走向,与江阴县志上的“永定河”走向相同,都是从黄家河东,徐山村西穿过。所以“撞(状)山泾”实际上就是“永定河”最南端的那一段河道。旧址在今天的泰和汽车城里。
为了清楚这里和绮山徐氏的渊源,到底有多深?我查了一下江阴的“潘氏宗谱”,说我们潘家的祖坟就在祁山以北的阳光汽车城下面,不过让人疑惑的是,这片地明明是我潘家的祖坟,但族谱上却写着“徐家田”,所以这片地本来就是徐家的,后来被我们潘家买走了其中一部分。
我的曾祖母,绮山松桥村徐玉殿之女,是江阴徐晞家族的后人,她出嫁时,也有十多亩田地陪嫁,我曾祖父潘洪德,曾祖母徐氏都是葬在这里的,而我祖父死后就葬在绮北的山坡上,是娘舅家的徐氏祖地呢。从各方面来看,“徐山村”附近的土地,都应被称为“徐家田”。
通过细致的研究和分析,曾经的永安河与龙泾河畔,原“徐山村”所处之地即“徐家田”,不仅仅是一个地名而已,它与附近原有的“徐晞坟”、“河亭街”和“司马祠”共同构成了一幅徐晞文化地图。
如今,这些古迹虽然已经不存,但散布于史书上的每一个角落,只要用心挖掘,仍然可以看到绮山徐氏的辉煌历史,家族的傲人业绩。诉述徐氏在江阴的悠久乡土渊源,以及其对当地历史文化的深远影响。正是由于这些家族的存在,江阴绮山这片土地上孕育出了丰富而灿烂的文化,使得这里成为研究中国传统家族史的宝贵资源。
2024年7月13日
江苏江阴明氏兵部尚书徐晞墓与家族遗迹旧址,卫星地图古今对照。
南京博物馆馆藏,金手镯一对。明 江阴县徐晞墓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