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劳动者,你得多缺心眼儿才会跳出来反对涨工资?
本文是对
物价和服务价格低廉是中国的福利,别挥霍了 评论 487 社会
的反驳。此文阅读和评论量很高,可能代表了一部分人的看法吧
一
作者根本不懂经济学。
一开始提问就错了。“钱从哪儿出”,这就是假定钱的总数是一定的,劳动者得多了资本家就得少了。
而现代经济里钱的总数根本不是一定的。劳动者多得了,这一轮看似资本家得少了;但劳动者得的钱要花出去,还是给资本家挣了;这样很多轮下来,劳动者和资本家都多得了。这就是经济运行中的乘数效应。
而从金融角度看,财富的生产就是各种市场主体之间的不断互相负债,只要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多轮的经济循环不断做大相应的产品和服务,覆盖住产生的相互债务,就是实打实的财富增长。
反过来,资本家杀鸡取卵,第一轮就把大部分钱都榨取了(或者把产品贱卖给洋大人,换些绿纸回来,其国内效应是一样的),而劳动者没钱消费;资本家第二轮也无处投资了(或者以更贱的价格卖给洋大人,直至被高额关税限制)。这样劳动者固然是亏,资本家其实更难受。而这,这就是我们经济的现状。
二
还有一点。作者把涨工资跟涨物价等同起来了。
在当前条件下,涨工资会不会带动物价上涨?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制造品,现在由于技术、尤其是智能生产的发展,其售价中工资占比已经很低了(5%?10%?),涨工资只带来价格微涨(比如工资涨20%,售价涨1%-2%);
一种是服务品,其价格中相当部分是劳动成本,比如理发、按摩,或者更小程度上的餐饮。这种涨工资会带来服务价格的明显上涨。这部分生活成本确实会增加。
另一方面,涨价并不都是涨工资引起的。更重要的因素其实往往是租金,对于城市服务业,租金是特别重要的成本。还有各种资金的成本。金融越发达,越多负债运营,“财务”成本越高。本文作者看西方发达国家服务业价格贵,想当然认为主要是因为工资高,其实不一定。
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应该提高劳动成本,降低各种租金成本。这不光是社会制度的价值取向不同,更重要的事这样经济运转才有可持续性。劳动成本是劳动者的收入,大比例是会用来消费的;而各种租金成本成了收租子的人的收入,他们用来消费的比例、尤其是用于国内消费的比例明显是低的。
三
回到前面,涨工资确实会提高服务消费的支出。但此时的问题是,是涨工资增加的收入多,还是涨工资带动服务价格上升造成的支出多?这取决于你个人的收入结构。
(1)如果你是以挣工资为主,其他收入忽略不计。社会工资涨一倍:一方面,你的收入就涨一倍;另一方面,你需要的服务价格可能涨50%(还有50%是老板的固定资产、房租什么的不用跟着涨),商品价格涨10%(假定劳动成本占售价10%);而你的消费中服务消费可能占60%,商品消费占40%。这样,维持原来的生活水平,你的支持增加为:50%*60%+40%*10%=34%。看明白了吧。如果你的收入都是劳动收入,社会工资涨一倍,你的支出只增加34%,剩下66%是收入的净增加!
请问,你还反对涨工资吗?
(2)如果你是以租金或者其他资产收入为主,那么社会工资上涨,对你来说就几乎单纯是收入不变而生活成本增加,不划算。
上面只是掰开揉碎了算,其实从大处看很简单:提高工资,就是增加劳动在社会新增财富中的分配比例。作为一个劳动者,你得多缺心眼儿才会跳出来反对啊。
补:本文引起不少观友讨论,表示感谢。不过有些还是没理解我说“涨工资”的意思。
并不是政府一纸命令或者老板一拍脑袋把工资提高一倍,而是类似于“工资一步提高10%,加班减少10%,服务水平或者产品质量相应提高10%,市场需求增加10%(因为大家的工资都增加了),达到盈利增加10%;然后再进入第二轮,工资再提高10%……”这样循环提升的过程,老板、员工和社会共赢的过程。
具体的案例参见最近很火的胖东来,当然胖东来的老板格局太高,给员工涨工资太多;但道理是一样的,其他老板可以做低配版的胖东来。
四
怎么样才能让老板们愿意做低配版的于东来?要靠地方政府。以下是我对一位观友评论的回应,作为进一步的讨论。
魏连殳:
涨不涨工资取决于利润情况,而不取决于分配,原因很简单,你没有分配权。
举个简单的例子,某企业的薪资总额是100万,现在市场行情不好,老板也不打算拿出更多的钱用于发工资,那么这时候有人说要涨工资,要涨的不是某个人,而是全部人员的薪资水平,那么问题来了——以前100万的工资10个人分,算起来是每个人年薪10万,现在要求涨20%,也就是年薪12万,老板答应了,但是要开掉两个人,这样才不会突破100万的上限,你有多大的把握不在裁员名单里?
现在中国的经济情况摆在那儿,整体蛋糕没能继续做大的情况下,你让分蛋糕的人从自己的份额里切出来一块给你,凭啥?(前些年是在做大,虽然老百姓分的不多,但是总还是比以前多,现在经济下行,蛋糕有萎缩的趋势,你还想多分,信不信分蛋糕的人直接把你踢下桌子——不要相信那个什么万年不变的5%城镇失业率,那都是扯淡)
这里不讨论对错,因为没有意义,你再对,分配权不在你手里也是白搭。
回应:
涨工资取决于利润,那利润又是如何决定的呢?为毛老板和员工都很努力,这几年利润却越来越低?建议你回到本文第一部分认真读一读。
经济不是单向决定的,而是一个循环。我也不是说一下子让工资涨一倍。是应该在增加服务门类、提高服务水平的基础上一圈一圈地往上涨。在做大的同时分好,在分好的同时做大。可以看看我最近的一系列文章。
当然,具体机制上还有个层级错位的问题。就是宏观上做大需求对全社会有利,但微观上多数老板都不愿给员工多分。如果别的老板多分,别人的员工有钱买东西买服务、让我赚钱最好,但我的员工最好少开工资把钱都留给我。这就是消费上的或者收入分配上的“公地悲剧”。
不光老板是这样的,到目前为止的地方政府也是这样的,希望自己辖区多生产、多交税,到别人的地盘上去卖。这是中国经济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参见我之前的文章《从解放生产力到解放消费力》。
要实现我说的转变,国家的中观激励机制应该有变化。让地方政府不再只追求生产了,也注重本地消费,注重本地劳动者的收入提高。
地方政府只要有了激励,以前能限制劳动工资的提高,今后也能限制老板的所得。
这就要求从根本上改革税制,以前地方政府靠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分享,今后让它们转变到扩大的消费税上来,从拍老板的马屁转向服务普通人。
附
还是有观友无法理解怎么可以“凭空”提高工资,比如下面这个可能就是经典的质疑。把我的回应附上,看看对大家有没有帮助。
普天之下:
决定工资多少的不是创造了多少价值嘛?生产率提高了没?
回应:
生产率怎么衡量?产出是按实物还是货币价值计算?
如果是实物,我们的生产率已经非常高了,以世界17%的人口创造了接近世界50%的商品。
如果指货币价值,那我们是不是工资提高,商品价格提高,才显得生产率越高?
其实工资跟生产率之间是鸡和蛋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谁决定谁。像西方发达国家,生产那么点东西,生产率高吗?凭啥工资那么高?其实是因为他们生产的东西卖得贵,我们生产的东西卖的便宜。他们赚了剪刀差。
那我们生产的东西凭啥卖得便宜?以前你说我们生产的东西技术含量低,所以便宜。现在我们的技术含量高了,为啥还便宜?
就是因为我们生产的太多了,自己把自己的价格打下来了。生产了很多,卖不上价,就显得咱的“生产率”还不高。
所以我们应该少生产点儿,把价格提一提,把增加的利润大部分用来提高工资。这样,按货币价值衡量的生产率可能反而提高了。
少生产了不就降低就业了吗?对。省下来的人应该去从事服务业。
服务业增加岗位;而制造业提高了工资,也会带动服务业增加工资。这样统计起来,其实我们的增加值是大大增加了。发达国家的GDP就是这么涨起来的。
我们也这么涨起来,工资总额就高了,就可以更多地消化我们生产出来的东西,这就是内循环。
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少依赖出口,而我们的出口品就可以卖上更高的价格,不被西方人吃剪刀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