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要高考性别平衡,可以在考题方面做些改变
【本文来自《中国本科生录取人数,男生只有1/3》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说说我读大学的观感:我读的是文科,是个211,班里60%是女生.我是90年代大学生,那时候男女比例还不像现在这么离谱,当时一些毕业生还是国家包分配的,所以选专业很少考虑能不能找工作,而是自己喜不喜欢这个专业。
我们班上,每学期评奖学金,大多是根据期末成绩来的。全班大概40多人,前十名每个学期都大致女生七八个,男生两三个,而且前五雷打不动清一色女生。真不是我们男生不努力,而是这些女生太bt,而且男生似乎都英语不太好,女生很多大一就过了四级,大二就开始拼6级,男生大部分大二大三都还在冲四级。要说当时录取时候,大家分数都是差不多的,但是就是考不过她们。客观说,女生拼起来,真的不要命,我觉得我们男生也很多努力的,但真的没她们努力。有时候女生吃个饭都在飙英语,我们是满满的被碾压感。
到了后来读研期间,考试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可能论文更关键。我们很多人都考本校研,而且也有保送,不少同学,都是7年同学。也是到读研期间,我才真正翻了身,发了些核心期刊,拿了三年的一等奖学金,也算把当年崇拜女生的目光挣回了一点。总体感觉读研后女生优势就不太明显了,没有本科期间那种被碾压感,后来科研方面,似乎还是男生强一点,可能女生是因为家庭拖累多些吧。
我个人感觉,读书这个事,女生更擅长记忆,男生可能推理能力更强。而如今考试,还是侧重于记忆训练。高考制度,本身肯定是公平的,政策制定者也没理由和动机去偏重某个性别。
另一方面,就感觉,女生比男生发育早,董事更早,而高考在十七八岁时候,女生比男生更懂事。但这也没办法,你总不能把高考延迟到20岁吧。
真要平衡,可以在考题方面做些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