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女主时代,男频“林婉儿”必然招骂?
网友们因为林婉儿吵起来了。
观众们期待了五年的剧,审视也更加严苛,不少剧情和人物的争议层出不穷。
看惯了大女主的观众,受不了《庆余年2》?
吵起来,大女主和男频的矛盾?
范闲在第二部里,真的是“美强惨”。
作为主角的他,所有故事、剧情几乎都是围绕他而展开,每一个角色的性格也很丰富。
反观女性角色,网友们都快吵翻天了。
林婉儿发现五竹杀了自己最亲的哥哥林珙,范闲也在欺骗她。
在得知真相后,她还是没有离开范闲。
大家都在吐槽,林婉儿怎么也变成“恋爱脑”了?除了做范闲正妻,她好像就没有什么用了。
还有不少网友认为,林婉儿作为女主角的戏份和第一季比少了很多。
cp感甚至不如海棠朵朵和范闲。
观众们已经意识到林婉儿的工具人属性了。
她们代入女性视角,觉得婉儿很可怜。
有人认为男频剧里的主线是男主成长,不应该花大量笔墨去刻画女性角色。有纯女主就能有纯男主剧。
另外一部分网友则认为,林婉儿有自己的想法也很好,发生了这些事而心疼林婉儿为她发声,女性角色不能脱离男主就一片空白了。
一时间,网友们吵的不可开交。
“女频”的发展压倒“男频”。
相较于大女主和女频,男频在市场上的波澜很小。
在前几年,热门网文男频改编成为了制片热潮,但除了《庆余年》《全职高手》等优秀选手,更多的男频剧往往是像《大主宰》《武动乾坤》这些一样扑街。
在前几年的男频市场里,大多数都是粗制滥造、魔改原著,大女主成了主流。
当大家都还沉浸在大女主的世界里,男频的突然“降世”,让不少人都有点不适应。
爱看大女主的观众,把男频文下的女性角色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npc招惹了大女主?
网友们吵起来的原因就是把大女主的视角代入到男频文里了。
男频文主要指的是大多数男生喜欢阅读的网络小说。
男频的一个爽点就体现在他们对权利的追求,除了自己以外全都是附属品。
权力、财富、爱人缺一不可。
“男+爽”的套路,让很多男频文里的女性角色承担了工具人的身份。
男频文在一定程度上是在男性主宰的话语权下诞生的。文章的价值观念和倾向都是偏向于男性。
女性角色不需要有多么厉害,能在不同方面帮到男主成长就足够了。女性角色的高光时刻很少或者可能没有。
男女之间的关系只是一种资源的配置。
虽然里面也包含一定的情感线,但相对于女性类小说,感情描写通常较为简单,不会有特别深入的刻画。
但是女频的中心几乎都是围绕着女主的感情进行,所以很多观众就会下意识的把感情线作为重点。
有人说过:“男频作品不同于女频,女频作品不管它是什么类型,其实故事核心都是一个:谈情说爱。而男频作品的主题包罗万象,爱情只不过是其中一个主题,甚至一部作品中可以没有感情线的存在。”
“女频重言情,男频重玄幻”的论调是普遍共识。
同时,在男频文里,每一个女性承担的角色身份都是不一样的,并不是围绕一个女性重点。
男频爽剧中的女性角色着墨不多,更多处于辅助位置,其余的女性角色会分担掉女主原有的镜头。
在《庆余年》里,林婉儿是白月光和初恋,海棠朵朵像红颜知己......不同的女性角色各有性格,且都和范闲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从弱鸡逆袭成天下第一,拥有世间顶级美人(多多益善)。在这种多多益善的前提下,“唯一”的女主就显得互相矛盾了。
而且男频文重在男,观众如果用大女主的视角看男频文,本身就是很矛盾的。
女频注重内在的进化,她们强调女性的强大,重点放在自我保护与情感发展层面。
她们希望女性角色是女强、女尊,要一种不为男人流眼泪,独自花开。
从大女主的视角出发,可能会难以理解一些情节和男主等角色的动机和心理,价值观会冲突,男频也不“爽”了。
观众喜欢用大女主的角度去看男频,以“男”为主的男频还能活下去吗?
男频被剿杀,有的活?
女频脱离言情之后,“无CP”的类型也成为了主流,不少结合了历史元素的男频作品已经出现在了女频市场上。
大女主时代,女性观众不会接受剧里的女性角色只围绕着男主转,有关性别的问题会被很多网友放大。
在《赘婿》里,前期的口碑确实很好,但是观众们发现到最后的剧情里,女主越来越依赖男主,没有自我了,从独立女性变成了依附男主的客体。
包括在《庆余年》里,第一部的女性虽然是配角,但是能明显的感受到她们都有自己的成长线和故事。在第二部里,编剧在理男女关系和人物的时候还不如第一部。
虽然在男频文里“男”是重点,但不需要女性角色是一种很落后的思想。
观众们爱看大女主和女频,其实就是一种女性主义的觉醒。她们的审美变高,挖掘出了女性角色背后的价值。
一个立体饱满的女性角色,会更加吸引观众。
而且男频改编剧其实有很多女性观众。在市场上,讨好女性观众已经成为了不少制作方的共识。
“男女通杀”是未来男频改编的趋势。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编剧需要平衡好女性和男性的叙事。
有舍有得。原著里不太好的方面必须修改,编剧也要站在女性立场上考虑所有女性角色。
在电视剧《庆余年》中,范闲的感情线并没有完全遵循原著中的一夫多妻的设定,而是更加倾向于一夫一妻。
虽然范闲还和其他女性角色产生了一定的情感纠葛,但是都被简化了。
很明显,修改后的剧情更能满足大部分观众的胃口。
这也不是意味着编剧需要一味的“媚女”,两性审美有一定的偏差,但不用为了迎合女性观众强行抽离原著剧情。
不管是男频女频,只需要讲好故事,做好人物塑造,自会有人买单。
毕竟好剧不问受众。
参考资料:
[1]张钰.“女频”破圈之旅——新世纪网络文学的性别秩序变动[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1,(03):36-41.
[2]贾想.重复与上升:男频小说的结构[J].文艺论坛,2020,(05):47-49.
[3]张志扬.我国当代网络小说性别意识研究[D]. 山东艺术学院,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