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练、管”多管齐下助力“三支队伍”建设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省委省政府立足新定位新使命,作出“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的重大牵引性战略部署。如何答好这一时代问卷,以“浙里人才”点亮之江大地,已成为一项需要深入思考的重点工程。

慧眼识珠“建”队伍。“高素质、高水平、高素养”的三支队伍内核即是人才,以人才组建优秀队伍,就是要“采之欲博,辨之欲精,使之欲适,任之欲专”。一是千方百计引人才。要以实际需求为导向,以“三顾茅庐”的诚意,持续大力度开展多方位的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着力将有限的资源用到最欠缺、最薄弱的“刀刃”上。二是不拘一格聚人才。人才既指行业专家、学者、专业技术团队,也指平凡而敬业的诸多“工匠”。要有“瞻山识璞,临川知珠”的专业能力和眼光,准确识别并积聚能做事、敢做事、有真本事的“优才”“人才”。三是各尽其用置人才。要将人才从千篇一律的简历和繁杂的材料报表中“解放”出来,赋予企业和单位充足的人才自主评价权,将其置于最适宜的环境中干事成长,实现人才与市场的“双向奔赴”。

张弛有度“练”队伍。“玉琢于成,百炼成钢。”队伍要想过硬,就要经过充分科学的思想历练、身体锤炼、意志磨炼、能力锻炼。一是科学规划,大力开展培训教育。队伍重在培养,也难在培养。要坚持学用一体,将市场需求与教育导向紧密结合,定期开展针对性技能培训,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二是科学搭台,大力扶持干事创业。要积极为建功立业者“架桥铺路”,提供丰富平台使其“大展拳脚”、充分挥洒才能。尤其鼓励让年轻干部在急难险重任务中锻造能力、在攻坚克难中锤炼作风。三是科学界错,大力推动创新作为。要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强化失败管理,衡量错误决策本身的创新性及未来可操作性,既不搞纪律“松绑”,又要为实干者“撑腰”,努力为“改革闯将”构筑积极担当作为的底气。

精打细算“管”队伍。队伍管理是内生动力,能够激发“众人拾柴”的叠加效应,要多措并举强组织、强过程、强服务,提升队伍组织效能。一是优化班子来带。过硬的队伍要有一支过硬的班子领导。要优化班子整体功能,充分发挥好引领示范作用,打造站位高、格局大、会干事、敢担当的“一班人”。二是畅通通道来干。要强化政策支持,破除“隐形台阶”,提升激励力度,对优秀人才大胆选拔任用,使其在更多机会与更大压力中寻求能力平衡。三是集聚关爱来留。要建立完善多元化人才关爱机制,在资金投入、要素配置、公共服务等方面给予更多的优先保障,在生活问题上解除后顾之忧,营造爱才环境,真正做到“栓人留心”。

站务

全部专栏